撿廢鐵的老頭(外一篇)
撿廢鐵的老頭
昔日的戰(zhàn)場,如今的工地,有個老頭,左手拿探測器,右手拿尖嘴鎬,尋找埋在土里的廢鐵。
像掃雷戰(zhàn)士,神情專注、側(cè)耳諦聽。
突然,蜂鳴器發(fā)出輕微的叫聲。
“老哥,有鐵!”
“鐵片子,不信,你看,”他刨出一塊洋鐵皮。
“嗡嗡……”蜂鳴器又響了。
“還有。”我提醒他。
“鐵絲子!”他刨出一卷細鐵絲兒。
我很驚訝:真神哪,他怎么能聽出埋在土里的廢鐵形狀呢?
“老哥,廢鐵一斤賣多少錢?”
“一元錢?!?br />
“您貴姓?。课倚諒?。您高壽哇?八十七。山東人?是的。到東北多少年?六十多年啦。您當過兵吧?”
“當過,還打過仗。”
“什么兵種?就是這個?!彼鹗种械奶綔y器。
“啊,掃雷兵!”一聲驚叫,喚醒我遙遠的記憶。
恰在此時,蜂鳴器發(fā)出“嗡嗡”的叫聲,他激動異常:“老伙計,久違了,六十多年了,怎么會在這里見到你!”他猛轉(zhuǎn)過頭來,沖我高喊:“躲開,危險!”
他謹慎地松土,一枚油漆未落的炸彈露出地面……
“張柴樹!”我念叨著從心底蹦出的名字。
“??!你叫誰?”他眼睛瞪得嚇人:“你怎么知道這個名字?”
我讀初一時,每天課前,都給全班同學(xué)讀報。
有一天,我讀到“他把死亡留給自己,他舍生為戰(zhàn)友開道……”時,我哽咽了,用哭聲讀完《排雷英雄張柴樹》的報道……
張柴樹是誰?是他——你的戰(zhàn)友?還是你——撿廢鐵的老頭?
發(fā)燒的核桃
我下了飛機,又改乘汽車,在大山里盤旋一整天,才到了云南支教點。
五個小時飛機,十個小時汽車,仿佛又把我拉回到解放前,重返爸爸的苦難童年。
那里,大白天霧氣茫茫,走近前,依稀看到幾十幢竹樓草舍。再進前,竹樓下有一塊幾十平米的操場。
操場中央,放著一個水桶前,桶里有個水舀。小學(xué)生們排成長隊,依次拿起水舀喝水。沒有統(tǒng)一校服,衣服五花八門,顯然是捐贈來的。
短期支教,沒有固定教材,但有明確目的:一者,培訓(xùn)當?shù)亟處?,增強做人的自信和教師榮譽感;二者,教育本地學(xué)生,開闊視野,更新觀念。
我第一次站在復(fù)合班講臺,被十幾雙眼睛震撼了,那是何等目光?。W?、迷茫、驚奇、渴望……
我讓孩子談各自的夢想,一個小男孩兒,舉起手來,走到臺前,曲左臂把拳頭放在胸前,口中念念有詞:“我想去北京,看望毛主席!”,身子隨口號的節(jié)奏,有規(guī)律地向前傾,像當年戰(zhàn)宣隊表演……
孩子的罕見表演,說明那里的政治教育,仍停留在“三忠于,四無限”。
接連兩天,沒見那個小男孩兒,同學(xué)說他病了。
臨走前一天,我特為去看他。他高燒未退,把攥在手里的滾燙核桃送給我,我回贈他一包巧克力。
我想,人世間,也許只有情感是公平的,山里山外都一樣。
汽車發(fā)動了,大山里的孩子們哭了,支教人也哭了……
預(yù)祝國慶快樂!
建議一點:文作好后,多作冷處理,免留遺憾!如第一則,有幾處對話應(yīng)分開,卻放在了一起。
您的建議彌足珍貴,一定照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