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楓】自來水(散文)
初見自來水還是在我小的時候,從邯鄲的姥娘家回到通縣縣城上小學。
在姥娘家的時候,村民們生活用的都是井水和滏陽河河水,需要大人們用扁擔和水桶挑回來,倒進大缸里儲存起來用。
我家住在回民胡同38號大院,位于胡同西口兒路北,原來是通縣醫(yī)院門診部,后來成為縣衛(wèi)生局家屬院兒,往東50多米就是通縣民族小學。
在前院有一個公用自來水管子,大院的十幾戶人家生活用水都靠它,居民們擰開水龍頭,水就嘩啦啦地流了出來,這是我回京后第一次見到的自來水。
趕上休息日,尤其是夏季,大人們常端著大鐵盆,里面放著搓衣板、小板凳、燈塔牌肥皂和衣物,圍在水管子周圍一邊洗衣服,一邊聊天兒。洗衣服的多數是女人,也有男人。有的還在那里洗菜。小伙伴們愛湊熱鬧,拿著竹子做的滋水槍玩耍,大人嫌他們浪費水,就讓他們玩投衣服的水。
水管子不遠有個1.5米深的水井,里面有水表、水截門和回水用的水龍頭,水井上面蓋著木質井蓋兒。
一年四季,收水費都是由各家各戶輪流負責,先要挨家挨戶核對當月各戶的人口,匯總出人口總數,按照自來水公司抄表員開的水費單據,計算當月人均水費的數額,之后計算每戶的水費,收齊了水費就去自來水公司繳費。誰家來了親戚,住的時間超過半個月,就按一人收水費。誰家蓋小房兒,也按一人收水費。
當月值班的戶趕上冬季,還要負責晚上回水,防止水管子凍壞?;厮描F棍做的水鑰匙把水井里的閥門關閉,再分別擰開地面上的和水井里的水龍頭,水管子里殘存的水就會流入水井里,為了保險起見,還要用嘴含住水龍頭用勁吹,吹通了管子就回水徹底了。含著水龍頭吹管子,要先用手在水龍頭上捂一下,或者用熱水澆一下,防止嘴唇的一層皮粘在冰冷的水龍頭上。值班的戶,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開水管子。
1986年,我們家搬到北苑的時候,院子里的自來水管仍然堅守著陣地,直到大院拆遷蓋了華聯商廈。
那個年月,在縣城許多條大街和胡同里,都有公用自來水水管子,間隔比較遠。在民族小學門口就有一處,供胡同中西部的近百戶居民生活用,許多住家都從那里用扁擔和水桶往家挑水,存入自家大水缸里,上面還要蓋上用竹子條或蒲草編的錐形的圓缸蓋,防止落下塵土雜物。
后來,各戶居民們都自掏腰包,自己挖溝埋水管子和污水管子,把上下水引到了自己家的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