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少林(小說)
一、
燕十三有一把劍,名為“破”,質(zhì)地上乘,可破天下兵器。據(jù)師父說:“此劍由少林達(dá)摩祖師禪杖改制,為天外之物,奇鋒無比?!睂τ谶@把劍,燕十三甚是中意。
師父名為釋空,是少林方丈唯一的弟子,也是少林敬事房的主持。所有少林僧人都認(rèn)為少林第一高手就是師父,但他卻從未教過燕十三劍術(shù)。燕十三求他,他卻反問道:“你學(xué)劍術(shù)是為了什么?”
燕十三想了想道:“為了活著。”
師父微微一笑道:“你現(xiàn)在不就是活著嗎?”
燕十三不明白,問道:“師父,為何不教我劍術(shù)?”
師父說:“等你什么時候明白為何要學(xué),我便教你?!?br />
“師父,我學(xué)劍是為了俠義。”燕十三不滿,追加了一句:“我想成為一個俠者?!?br />
“何為俠義?”
“忠君愛國,救死扶傷?!?br />
師父抬眼看了一眼門外正在施粥的僧員說:“這件事自有少林與朝廷在做,無需多你一個?!?br />
燕十三低頭,沒有再說什么。
“這凡塵間,有太多事情你無法強迫,你越想,越反彈?!?br />
“可是師父又為何贈與我這把劍?!?br />
師父看著他充滿不甘的眼睛說道:“我從來沒說過不會教你劍術(shù),只是你得讓我知道我為何要教你劍術(shù)。”
燕十三想要再說什么,但話到嘴邊,卻說不出口,只得默然離去,去往后山閉門沉思。
釋空看著他的背影,雙手合十自言自語道:“一切皆為有法,如夢幻泡影,又何必糾結(jié)于此呢?!?br />
年邁的少林方丈走了過來,他斑白眉下的眼睛很深邃,充滿智慧。釋空點頭行禮,方丈道:“你不教他,他又如何去報仇?你不讓他拿起,他又怎能放下?”
釋空反問道:“方丈是來規(guī)勸于我嗎?”
“不。我只是教你放下。”方丈微微一笑道:“十三的仇恨是他心中的執(zhí)念,你怕他被仇恨蒙蔽,這又何嘗不是你的執(zhí)念。你不放下,你又如何叫他放下?”
釋空看著方丈,看了看地上的落葉,仿若今日無人打掃過一般,說道:“敢問方丈,何為佛法?”
“佛所言之教法,即真理?!?br />
“那何為真理?是由人定還是天定?或者是佛祖定?”
方丈道:“真理就是真理!你覺得是它就是,你覺得不是,它就不是。說到底,真理是自己定的,完全取決于你自己的內(nèi)心?!?br />
釋空道:“所以您所謂的執(zhí)念,您認(rèn)為是,釋空認(rèn)為不是。在釋空的內(nèi)心沒有執(zhí)念,只有法?!?br />
方丈眉毛一挑,轉(zhuǎn)身道:“你的法名為釋空,你真的做到釋空了嗎?你若能像你師兄釋然那般懂得放下,也就不會如此執(zhí)念太深?!?br />
釋空看著方丈駝背的身影,正有幾片落葉被法袍帶起來,飄蕩了一瞬返回地面。門外的難民正在緊張地等待著施舍白粥,釋空作為敬事房主持,此刻竟一時不知該做些什么。
二、
少林的后山有一處山洞,名為菩提洞,是每一位犯戒的僧人思過的地方。菩提洞里除了燭火之外,幾乎并無其他的物品。少林講究清修,講究清心寡欲。對于身外之物不能有所追求,會不利于修行。
燕十三并不是第一次來菩提洞,但他并沒有受戒,還不算出家人,所以進(jìn)洞之后便躺在了一塊石板上,而不是盤膝而坐,靜心潛佛。他看著頂上的石塊形狀猶如折扇,扇面上用朱砂寫著一個大字“佛”。他輕蔑地笑了笑道:“佛?佛在哪里?我燕氏一門被殺的時候佛在哪里?”
燕十三側(cè)頭看到燭光一閃一閃,搖晃不定,就像是他所能想到的只是年前的那一場災(zāi)禍。大火蔓延到府里的每一個角落,黑衣劍客們逢人便殺,父親帶領(lǐng)家丁反抗,到最后燕十三被劍客們包圍,幸好師父前來帶走了他。燕十三心里感激師父,但也恨師父沒有替他報仇。少林僧人不殺生,釋空作為敬事房主持,更不能犯殺戒。
燕十三又看著那個“佛”字道:“為什么我看不到佛?為什么我看到的只有殺戮?為什么我看到的只有仇恨?若真有佛,你就出來!你躲起來做什么?!”
“這世間萬物皆是佛!”
燕十三回頭,看到師父正立于洞口,他忙起身說道:“那您告訴我,為什么我看不到佛在哪里?”
“佛一直在你身邊,只是你被仇恨蒙蔽了雙眼。”釋空指了指燭火道:“你看這燭火,你看得到卻摸不著,等你摸到了手就會被燒傷。其實不是你摸到了,而是你以為你摸到了,因為你手傷了,是你的感覺欺騙了你。”
燕十三不懂,問道:“師父想要說什么?”
釋空慢慢地走向前,揮了揮衣袖滅了燭火,山洞里頓時黑暗了起來,釋空道:“你看到了什么?”
燕十三道:“什么也看不到?”
“用心看。”
“還是什么也看不到。”
釋空道:“你一直在問佛在哪里,佛就在心中。你若心存善念,萬物皆是佛。你若滿心殺戮,整個凡塵都是地獄。猶如這黑暗的空間,看不到光明。而光明一直就在眼前,是你被黑暗蒙蔽了雙眼?!?br />
釋空一個側(cè)步,露出了身后山洞出口,此時正中午,洞外陽光燦爛。燕十三看著明亮的洞口,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么。
釋空道:“就像這被黑暗遮擋的光明一般,佛,一直在。”
燕十三看著洞口的光亮,仿若看到一尊透明的佛像由遠(yuǎn)至近,慢慢地佛像的手伸向了洞口。燕十三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有這種錯覺,但這種感覺異常真切,光亮將師父的身形定格成剪影,高大、威嚴(yán)。
釋空從懷里掏出火折子,吹了一口,橘色的火苗生起,讓整個山洞明亮了許多。釋空點蠟燭的動作很慢,很輕,蠟燭的光亮一下子蓋過了火折子的火苗,釋空面無表情的臉清晰起來。
燕十三低頭說道:“我要報仇!我想學(xué)劍!”
釋空微微一笑道:“這個理由不夠充分?!?br />
燕十三不解,問道:“師父到底如何才會教我?”
“我要你剃度出家,我便教你?!?br />
“出家?”燕十三不想出家,出了家便不問凡塵俗世,自己又如何報仇。
“出家人不問凡塵俗世,你做不到。”釋空看著燕十三滿臉的糾結(jié)道:“不過少林僧人并不是不能還俗,只要你過得了十八銅人便可還俗?!?br />
少林十八銅人響徹江湖,燕十三早有耳聞,十八銅人每個人的武功都不相同,單獨分開來看只能算是二流高手,但合在一起便組成了強大的陣法,縱是一流高手也沒人敢闖少林十八銅人陣。
釋空道:“怎么?怕了么?你的仇人劍術(shù)高明,你若沒有十成把握便是送死。出不出家是講究佛緣的,也并不是你想出家便能出家,佛門不度無緣之人?!?br />
燕十三笑了笑說道:“佛度有緣人么?佛祖不是講究度化世人嗎?應(yīng)該是所有世人?!?br />
三、
北方大旱,很多百姓流離失所,朝廷的賑災(zāi)物品與紋銀正從長安發(fā)往北方各地。然而價值數(shù)十萬的白銀并沒有真正地給災(zāi)區(qū)帶來多少幫助,反而滋長了一些貪圖富貴榮華的官員,克扣銀兩,變賣救災(zāi)物資,中飽私囊,使得民不聊生。
少林救苦救難,少林山下聚集了大批的災(zāi)民等著少林的施舍。嵩山位于河南以北,同樣也處于災(zāi)區(qū),只是少林向來自給自足,加上香火旺盛,積攢了一些香油錢,但也無法支撐大量災(zāi)民的伙食。少林決定前往長安請諭旨,請求皇帝嚴(yán)懲貪官污吏,撥放賑災(zāi)糧餉。年邁的方丈大師決定讓敬事房釋空帶領(lǐng)數(shù)名少林僧人前往長安請諭旨,一來是因為自己年事已高怕不能承受舟車勞頓,二來是釋空深得達(dá)摩法師佛法要義,以解救蒼生為己任,沒人比他更合適。
敬事房門外,釋空與燕十三并排而立,釋空道:“你可知為師此次前往長安所為何事?”
燕十三恭敬道:“請諭旨,治污吏,拯救蒼生。”
釋空搖了搖頭道:“你只看到了表面,卻并沒有看到本質(zhì)?!?br />
“那本質(zhì)是什么?”
釋空只是笑笑,沒有回答他。釋空決定讓還未受戒剃度的燕十三跟隨眾僧人前往長安,燕十三沒有問他為什么,只是照做了。
長安為大唐國都,距離嵩山八百余里,少林講究清修,一路并非驅(qū)馬前行,而是步行。燕十三自幼習(xí)武,雖不及少林高僧,但身體也比尋常人要好很多,一路上并沒有什么怨言,只是遵從師父教誨,除了趕路便是默誦經(jīng)文。
少林僧人日行百里,八個日夜后便抵達(dá)長安城外,夜里落戶于荒野。
燕十三看著圍著火堆取暖的僧人,獨自一人往前走了幾步,站在一塊大石之上,看著不多星辰的夜空。有人說每一顆星都代表著一個人的命數(shù),當(dāng)流星劃過天際,便意味著一個生命的隕落。燕十三不知道自己是哪顆星,但他只能確定一點:家仇未報,不敢死去。
“孤獨是心無所依,是不知所措的茫然。”
燕十三回頭,看到師父釋空正站在自己身旁,忙恭敬行禮道:“師父?!?br />
“日為陽,月為陰,陰陽交融,此消彼長。猶如浩瀚夜空,當(dāng)光明消失,黑暗便不斷滋長。說到底,是人的內(nèi)心在作祟?!?br />
燕十三低下了頭,然后又高高地抬起:“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此仇不報,枉為人子?!?br />
釋空看著燕十三,又看著夜空,道:“人有所恨,心便無處安放。你為報父仇殺人,而別人為報仇而殺你,如此循環(huán),會墜入地獄?!?br />
燕十三堅定不移地說道:“我愿入地獄!誓報此仇!”
釋空伸手指向星空道:“你看這夜空中的星辰,就好比這蕓蕓眾生。你的命是命,眾生的命也是命。在這蕓蕓眾生中,你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個。但在少林,你是我的弟子,是我們身后那些少林弟子的師兄弟?!贬尶湛聪蛩溃骸澳憧稍脒^,你若報仇,少林會因你遭逢劫難?!?br />
燕十三怎么也沒有想到師父會這樣說,也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會牽扯到整個少林。在燕十三最無助的時候,是少林救了他,他根本無法恩將仇報,也不可以讓少林千年基業(yè)毀于自己手里。只是,仇人的劍術(shù)了得,自己只有學(xué)會少林最強的武功,才有可能報得了仇。
釋空轉(zhuǎn)身離開道:“眾生皆苦,各修苦行,此乃天定。所謂修行,苦做、行善、積德,才是天道?!?br />
四、
不日,眾人抵達(dá)長安城。城東,尚書府。
負(fù)責(zé)接待少林眾僧的戶部尚書李大人年過半百,雖意氣風(fēng)發(fā)卻已滿頭白發(fā),臉上有刀痕,看印跡,應(yīng)該已多年。李大人見到釋空,滿眼笑意,如多年知己,忙將眾人請進(jìn)府內(nèi),安排齋飯,二人以茶代酒,談佛論道。
飯畢,眾人留在尚書府內(nèi),李大人與釋空一同進(jìn)宮面見皇上。
尚書府內(nèi)有一位護(hù)院,名為衍申,曾為少林弟子,后追隨李大人。衍申見到燕十三獨自一人在花園走廊里徘徊,便上前詢問道:“你是少林俗家弟子?”
燕十三搖頭。
衍申看到他手中的那把劍,微微一笑:“你這把劍,應(yīng)該是釋空師弟送你的吧!”
燕十三心中一驚,恭敬道:“您是師父的師兄?師伯好!”
衍申擺擺手說:“我已出少林十余年,嚴(yán)格來說,已經(jīng)不是少林弟子了,這些門戶輩分,就不必再認(rèn)真了?!?br />
燕十三雙手抱拳行禮道:“是,師伯?!?br />
衍申看了看他手中的劍,問道:“你可知此劍的來歷?”
“師父說,此劍為達(dá)摩祖師禪杖所鑄,奇鋒無比,名為:破,可破天下兵器?!?br />
衍申搖搖頭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十多年前,衍申與釋空一同拜入少林門下,成為少林方丈的親傳弟子。那時候的衍申,法號釋然。
釋然相比釋空,悟性要高很多,也努力很多,短短兩年時間,已經(jīng)是少林釋字輩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高手,但卻得不到方丈的贊賞。雖然釋空與釋然一樣身負(fù)血海深仇,心中有太多雜念,但方丈卻一直將釋空視為己出,盡數(shù)傳授少林佛法真諦。
得不到方丈的垂青,釋然難免心中悲憤難平,在少林競選敬事房主持的時候,釋然與釋空對陣,釋然將源頭指向釋空,一時間惡念心起,痛下殺手,釋空不是釋然對手,釋空受到重創(chuàng),命在旦夕。
方丈眼看釋空倒地不起,只是靜靜地看著不知所措的釋然,平靜地說道:“你與釋空本情同手足,奈何如此這般忍耐不住內(nèi)心的憤怒。你犯了嗔戒,為師罰你面壁一年?!?br />
釋然被人押送至后山菩提洞,菩提洞乃少林先輩清修之地,里面除了石床外,別無其他。釋然入住菩提洞,卻并沒有思過滿一年。
剛剛進(jìn)入菩提洞的釋然,每日無所事事,深陷內(nèi)疚之中。釋然與釋空從小一起長大,后來家人在戰(zhàn)亂中被人所殺,二人誓報此仇,結(jié)伴來到少林,卻不曾想自己因嫉妒而傷了釋空,懊悔不已。
大病初愈的釋空是唯一一個前往菩提洞看望釋然的人,釋空看出釋然的自責(zé)與對報仇的欲望,勸他說道:“世間一切皆有因果,這個仇總有要報的一天。你如今要做的是,嚴(yán)以律己,勤加修行?!?br />
釋然聽從了釋空的建議,用朱砂在洞的頂部書寫了一個巨大的“佛”字,以此來告誡自己。
“原來那個佛字是師伯你寫的!”
衍申看了看燕十三,笑了笑說道:“不錯,正是我寫的,看來你也進(jìn)過菩提洞,只是佛祖并沒有讓我看清楚一些事情。菩提洞最深層有一間石室,里面堆放著一些雜物。在那里,我偶然間找到了達(dá)摩祖師傳下來的權(quán)杖,質(zhì)地良好。我偷偷地將其一分為二,鑄成兩把寶劍,一把為:傷,另一把便是你手中的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