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自度曲之二(新古體詞)
題記:學詩四十載,苦樂自知。而今已屆古稀之年,常羨古詩詞之美,雖粗知格律,卻苦于不能運用自如,只知皮毛,不通精髓,故羞于學而習之。幸喜近代興起了一種古體新詩。這種古體新詩的特征是:繼承古風詩的傳統(tǒng),可寫“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也可寫“雜言”;押大致相同的韻;沒有嚴格的聲律對仗要求;篇幅可長可短,多可上百句,最少四句。
這種“古體新詩”極具民族性。既繼承古典詩歌的完美形式,又有所創(chuàng)新,是真正的民族詩歌,是古典詩歌的根脈派生出來的中國詩。給古典民族詩歌注入了新生命,煥發(fā)出來了新生命。例如吉鴻昌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例如陳毅的《冬夜雜詠》《梅嶺三章》等。此外,按照古體新詩的體裁要求,不拘平仄音韻,套用古體詞牌的字數(shù),亦可書寫錯落有致的長短句。因不標詞牌,故曰長短句。
這樣,除了古風體外,古體新詩就為象我這樣十分喜愛古體詩歌,又苦于不甚通格律的廣大的古典詩歌愛好者,開辟了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于是,我把家國情懷,愛恨情思,生活瑣事,,姿意筆端,縱情寫來,寫成這一組長短句,奉于親們。大家可任意點評,任意拍磚。我只求美哉樂哉,陶然于其間矣!
古郡十景
古郡憶,好景八月天鼓樓城頭話鼓樓,萬山閣高望萬山,空中看草原。
正清爽,南臺不辭遠。香爐臺聳奇石燭,老君洞接碧草天,石屋有遺篇。
話暖泉,尚存民俗院。過水亭涼井八角,魁星閣開風四面,方塘生輕煙。
魚肥時,水庫釣涼晚。半湖碧水落霞紅,幾處村落炊煙暖,風來已陶然。
注:古郡風景均為蔚州旅游名勝
醉不歸
把酒言歡,城南小肆間。千秋知己莫若酒,都說此情這般。
浮生幾回酣醉,醒來復飲不歸;不知流年易老,只恐杯中憔悴。
初春有感
昔日故交多,近來消息少。花向風中艷艷嬌,人在鬢邊堪堪老。難怪歸來燕,不識舊時巢。
才得幾時春,韶光憔悴了。曾沐春風夸年少,今有心事向誰說?縱有幾知己,
只是信難捎。
迎友
動亂歲月同漂零,便結師友情。四十年后再傳鴻,已是歷盡寒霜歷盡風。
相逢恐是白發(fā)翁,迎客還掃庭。春風不老人未老,
依舊南山長綠水長青。
思友
頻頻傳飛鴻,依稀見此翁。遠隔千里山幾重,難阻一點通。
同有夕陽情,同戲百花叢。他年若得重歡會,把酒共臨風。
邀友
暮年何須悲,景色正芳菲。人生情趣細品味,和風細細吹。
笑眼看平生,溫馨自從容。不甘休閑成寂寞,那山走一程。
雪絨花
——雪絨花為某國國花,國內(nèi)罕見。蔚州空中草原卻滿山開遍。
錦色紙鳶竟爭春,春色苦煞人。誰知城外杏花好,
一坡胭脂堆雪,鬧紛紛。
人道那山雪絨花,風韻別樣新。欲尋芳蹤便須早,
莫待春老憔損,負東君。
飛狐峪
——飛狐峪位于蔚縣城南三十里。為太行山著名古峪口之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壁削一線天,望斷狼煙,拒馬河繞紫荊關。千年兵戈鎖幽燕,鐵血江山。
千里客來游,一柱香前,雪絨花開看草原。一樣山河古今事,碧草藍天。
注:一柱香,空中草原皆峪內(nèi)旅游景點。
南山
秋深翠如洗,春淺碧如染;朦朧且近晴且遠,久居難識面。
雖是已登臨,還在山這邊;群峰迭嶺嶺迭山,景在山外山。
注:南山即小五臺山,為北岳恒山余脈,海拔2882米,為省內(nèi)第一峰。
詠梅
一枝橫出曾破曉,風和雨后,卻驚空枝老。零落沉浮風吹去,青青柳色碧生草。
萬物浮生如我小,樹下殘紅,樹上聞啼鳥。幾番風來雨又去,春落誰家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