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生日(散文外兩篇)
一、生日
五十年,只是一個短章,即便放在顯微鏡下,也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或可忽略不計。而于人,卻是一幅長卷,人生很少再有第二個五十歲,何況對一個疏于鍛煉之人。
并不留戀過去,這是真心話,那些吹散的日子,都是風(fēng)的孩子,早晚要交還自然,這是它的屬性。
需要認領(lǐng)的只是現(xiàn)在,每一個即將發(fā)生的現(xiàn)在,就像我喜歡現(xiàn)在的自己,似一個空瓶,好容易騰空了一切,可以重新采納一些影像,它們是透明的,折射出一些喜歡的樣子。
一個人屬于自己畢竟是美的,從這邊看得到那邊,如陽光覆蓋的那片葉子,清涼自己,便還世界以安寧。一些人和事早已不在關(guān)心之列,他們也只是自己的一株,長在自己的瓶里。很多記憶無需冰凍,早已化做清水,交還給了春天?!白运健庇袝r是一個很好的詞匯,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它可以作為一個褒義詞,等同于自由,自己的自由,別人的自由,和對別人自私的尊重。摩擦,皆因離得太近,你得保持自己的獨立,和別人的獨立之美,所以玉是有殼的,再透明都要裹上一層。
一個人必須得長大,這種長大多半來自內(nèi)心,它堅韌,沒有止境,是真正的長大;不像肉體的弧線,已呈下垂。先是腰身,后是發(fā)膚、骨骼和心臟,該上門的都會上門。你無法阻止身材的背叛,許多做工精良,自己喜歡的衣衫被打入冷宮,那些帶著體溫上好的絲綢,只在開柜的一瞬,與冰涼的手指親密碰觸。頸椎腰椎也開始僵硬疼痛,甚至罷工;白發(fā)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無休無止,這些都很正常,唯安靜接受。你的機體不再是父母當初給予的鮮嫩,發(fā)育時的飽滿,初婚時的健康,都不是,每一天都在變,變得自己不再認識,又不得不重新熟悉。
歲月是每個人必經(jīng)的小路,有時會被輕輕抹去,丟失的只是形式,深存下來的,都將成為一圈圈思想的漣漪。所以皮囊終是輕的,并不值錢,這是五十歲要說的話。即便過去說過,也非思想的真誠。
指甲和頭發(fā)曾是一個女人美麗的外延,每一天從體內(nèi)偷長出來的花朵,日子被它拉長并輝煌?,F(xiàn)在卻成了無盡的煩惱,你無法叫停。這種機體語言的變異終讓人無奈,若可以不出門,倒希望刮光一頭濃密的發(fā)絲,讓它如雪片般悠然而落,禿著頭游蕩在房間里的每一個角落,吃飯睡覺打字,封存在自己的容器里,未嘗不是一種幸福。一個埋在寂寞里的人,是不會寂寞的。孤獨是一件奢侈的東西,然而你得出門,在冬日壓上一頂帽子,并非為了風(fēng)情,有保暖之功,更多的是為了遮住白發(fā)。這樣的虛榮,尚維持。
很遺憾,我繼承了父母的遺傳。兒子高中時,曾隨親戚到很遠的地方旅游,深夜突然來電話,讓我把他弄回來。究其原因,是別人說他的母親踏代,有了白發(fā)。他管那叫壞話。我回說,是這樣的,你的外公外婆白得早,我也就白得早,別人說得沒錯。他有點訝然,半天道,那也不準說,她們沒這權(quán)利。那一刻,我很感動,他還不知道,他的母親已經(jīng)開始衰老,這樣的衰老將會一天天延續(xù)下去,這是我自己的事,和他的成長無關(guān)。實際那時他正處在叛逆期,并不乖,渾身都是刺,尚不理解,語言是每個人的專利,和真實沒多大關(guān)系,只與瞳孔的微妙有關(guān)。
喜歡一句話,“人需要衣食住行或作息,與禽獸差不多,那是自然生活;但人類從自然生活發(fā)展出一個文化大生命,便與自然生活不同了。”所以上帝終是眷愛我們的,除了自然生命,又多了另一重生命,一個生命衰老時,另一生命卻在成長。
享受自己畢竟是幸福的。
過生那天,穿了件白色布衣,朋友在上面畫了一只鶴,她說那是她第一次在衣服上作畫,也是最后一次。蓋了章,題了款,一切都是簡約的。這樣的情義很特別,像湖面淡淡的風(fēng)。鶴,潔鶴,白緞一般,到死方轟然倒下,不只延年,生死本是一件從容事。
于過生并不在意,活到現(xiàn)在,已過了需要被重視的年紀,平靜的日子反自在,躲在暗處最舒服。小時候,每至生日,母親會在書包里放上兩個煮好的雞蛋,放學(xué)后也會有一碗長壽面。長大后,不大過,收到過一些禮物和問候,都是別人杯盞里倒過來的光陰。
年輪是優(yōu)美的,那些花紋一圈一圈的,由自己親手刻下,就像我默默打完這些文字時,已過了芒種,進入仲夏。光陰的小蟲又往深處滑了滑,植物在窗外炸裂。綠,愈發(fā)寧靜,這個世界怎樣看都是好的。
二、母親節(jié)
母親節(jié)那天,一大早,小區(qū)門口的快遞三輪車上,便有一捧捧的鮮花,似一個個需要認領(lǐng)的孩子。絲帶上有卡片,卡片上有地址和姓名。
快遞小哥躬著身子一一對照,挨個打著電話。我說花啊!他說母親節(jié)呀!空氣里滿是喜悅。好像這些鮮花是我的,也是他的,實際都不是,不相干的幸福卻幸福著。
這個節(jié)日太盛大了,全天下的節(jié)日。每個人都有母親,那是人生中的第一道彩虹,童年就掛在我們的天空。
一個朋友說,他已記不得母親了,那時家窮,照不起相,現(xiàn)在怎么回憶,都記不起母親的容貌,所以把全天下白發(fā)蒼蒼的母親,都想象成自己的母親。他剛上學(xué)時,曾為沒新書包大哭大鬧,母親只是坐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鬧累了,也就睡了。第二天醒來時,一個嶄新的書包,放在床頭,是母親連夜用尿素袋子拆洗烘干縫制的,還用碎布拼了一朵小花和一叢綠草,那是他人生的太陽,對母親全部的記憶。沒多久,母親就病逝了。
一個朋友曾在微里說,他母親沒組織,晚年一個人過,不能自理時,他們給她請了保姆。八十年代還很窮,他在一個不遠的省城做編輯,每次回來,先落腳母親那,在枕下放上十元錢。有一次,走了又折了回來,發(fā)現(xiàn)保姆從枕下取錢,方知是母親額外給的小費,他以往的錢都做了此用。母親臨死一直保持著大戶人家小姐的風(fēng)范和晚年做人的小意。
另一位友人說,母親的晚年異常孤寂,租住在一條老街上,十五平米的小屋,母親卻很知足。每天下班,他都會去坐一坐,也會帶上幾本書給母親看。每到此時,母親就會站在巷口兩邊望,看見他便異常高興。友人講時,手中的煙彎成了一條白線,外面陰沉沉的,雨珠掛在寬大的玻璃窗上,一層層往下流。
這些美麗的母親早就不在了,只是我們低頭時便會想起。
能送出去的鮮花,無疑是幸福的,因為還有一個號碼可以撥通。
我的母親依舊健康,常給我們弄些吃的,這是我們的福分。那天我選了件蠶絲上衣送她,綠地白花,極像了這個細瓷樣的五月。兒子也在電話里,囑咐我多出去走走,花他的錢,他才開心,在外打拼才有意義。于此我卻是吝嗇的,因為他的不易。兒子在城里讀書時,每年過生,再忙我也會買束鮮花送去;在西安念大學(xué)時,也會托人帶去一盒德芙巧克力,他從小的最愛。再后來,就不大管了,他大了,完全屬于了自己。
有花的日子是好的,生活不是枯井,有時候需要芳香的聲音,在不經(jīng)意處冒出。
微信里有人曬母親的照片,從稚嫩孩童到青枝碧葉,又至搖椅上的垂垂暮年,母親都是那么美。綢質(zhì)立領(lǐng)旗袍,三四十年代月份牌上的發(fā)型,古意的時光,曾經(jīng)的歲月,唯深深懷念。
母愛,心里的燭光,擦一下,就亮了起來。
三、六一
今一早,有人在找《白帆船》,一本俄國典籍,一個七歲小男孩的故事。白帆船,是他的海市蜃樓,夢中的爸爸。童年里所有有關(guān)美好的想象,迷人的色彩,遙不可及的溫暖與幸福都裝載在里面。當神靈中的鹿沒了時,男孩開始絕望,頭一天還分明看見它帶著自己的孩子,優(yōu)雅地在湖邊踱步,轉(zhuǎn)眼間血肉模糊,成為盤中之物,這讓他受不了。小小的世界坍塌后,男孩病了,發(fā)著高燒,走向了大海,化做一尾魚,游向了那艘夢里的白帆船。這是此書全部的情節(jié),善與惡,自然與人類,大人和孩子,潔白與黑暗,清醒與糊涂,全部囊括其中。
生命是一首憂傷的歌謠,每個人夢里都有一只這樣的白帆船,那是我們的童年。
我們都是溪水邊的孩子,我常如是說。因為不管多老,都要照見自己。照見什么呢?純真!這才是不老的神話。
純潔、真誠、干凈,對于孩子來說何其自然,而對于一個往縱深走的大人,并非易事。走的路上,蒙塵蒙灰甚至蒙羞是常事,更會自以為是,即便所謂的老成持重,有時也只不過是淺薄的代名詞。所以天真,往往是心底的鉆石,黑夜里閃亮的翅膀。
史鐵生的《記憶與印象》,能被記住的不是《我與地壇》,而是《小恒》,至少對我是這樣。竊以為那是里面最精彩的章節(jié)。小恒是個白凈秀氣,像女孩的男孩,和母親單過。那個女人并不見得是他的母親,糙而黑,也不識字,或許僅僅只是個關(guān)聯(lián)人物或過去的幫傭,但待小恒特好。
有一天,家里抄出幾十匹綢緞和若干銀元,華麗麗地鋪滿一院。白亮亮的日頭下,一把把銀元拋上去,再落在綢緞上,沉甸甸的毫無聲息。小恒媽木樁樣跪在老海棠樹下,啪啪啪的皮帶聲,震得枝顫葉落。小恒是自己走出來的,接過皮帶繼續(xù)抽的,聲音更刺耳,這時小恒媽倒安心了。
小恒為何滿面淚痕抽打自己的母親?因為他要自保,要表明態(tài)度,要留在北京。這個胡同發(fā)生過太多類似的事情,他知道該怎樣做。然而因為年齡太小,未能留下,還是和母親一起走了。寒風(fēng)里,母親依舊摟著他。
這篇文字寫得四野無聲,讓人久久不語。
偶讀一貼,一個上海教授講自己女兒如何進行牛蛙教育,導(dǎo)致三歲外孫擠眉弄眼,渾身抽搐,患上了青蛙病的故事。一樣無言。高檔幼兒園,學(xué)區(qū)房,沒那么重要,皆人為焦慮。我所見到的成才例子,大多只是一片安寧的水域,一間敞開的書房,一個潛移默化的習(xí)慣,這些均來自孩子的第一環(huán)境。一個習(xí)慣,便是一生,外部的捆綁,那么生硬冰冷,令人窒息。
想說的很多,關(guān)于孩子,關(guān)于那些松軟潔白的云朵,一葉葉小小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是不是一片潔凈的藍天,就可以承載的了呢?
昨晚在公園散步,剛下過雨的天空,霧氣很重,人是輕的,四周一片模糊。水面飽滿,漲高許多。荷還沒開,依舊是新荷,翠得如綠蘋果剛打的新鮮漿液,漆黑的夜里,聽得見娑娑長大的聲音。
給熊熊寄了兩套裙子,最簡單的款式,沒任何負累,放棄一切花邊蕾絲,只是全棉的圍裹。舒服就好,這是它全部的意義。不覺間,她已三歲了,已足夠漂亮,像個小小的湖泊,不需要任何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