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云】草鞋如故(外五首)
她打了兩雙草鞋
把自己也編了進去
黃麻草和女人一樣的柔韌
他揣進懷里的鞋子
像揣著一團火
映山紅在坡上兀自地開
于都岸邊的悄悄話比河水清澈
送別,不需要淚水
戰(zhàn)爭,不相信淚水
柔弱的女人給了草鞋渾身的膽量
敢走雪山和草地
敢踩敵人的尸體
敢踢生死的門檻
槍炮轟鳴,他想起了婚禮上的鞭炮聲
大渡河張著口
尸體在堆積,河水在翻滾
子彈密不透風
他穿好心上人的草鞋準備赴死
再沒有什么叫遺憾了
死,也要肌膚相親
草鞋走完了二萬五千里
還不肯停下來
今天
它在玻璃窗里
等一位叫春繡的姑娘
春繡在1934年10月的油燈下
等心上的人
每個看到這雙草鞋的人
都把它穿在心上帶走
因為長征
還沒有結(jié)束
●一張舊報紙
父親是一張舊報紙
包過糖果和點心
也包過火
他包風雨的時候
心,該有多么的潮濕
一碰就破
報紙站了起來,薄薄的兩頁
我像一汪河水
被他小心地包在了臂彎
今天,我攤開泛黃的紙張
噢,他用那么多痛苦的折痕
為我
壓住清貧的舊新聞
●夜,短得像首詩
不寫那么長,怕你讀著累
六月,雨水寫了那么多
你不用每一句都讀
梅子已經(jīng)不再酸澀
可以放心地摘
我把每一粒都嘗過了
我與自己相處得很好
夜那么長
想了你一會,夜就短了一截
夜短的時候
我又怕
真的不夠用
●跳黃河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女媧捏制的人形
心里都是土
跳黃河
我不洗身上的風塵
只用它
修復渾身的裂紋和傷口
小小的沙粒比我懂得感恩
撲向黃河的呼喚
我,只膽怯地張了張雙臂
我怕雨淋,怕日曬,怕一次坍塌
撲向你
不代表死亡和災難
黃河的渾濁
與我洗下了什么無關(guān)
●雪夢
雪要回到天上去
先是樹上,屋頂,院子里
母親走過的地方
雪回去得最早
雪一直不敢長葉子
我也不敢
總怕被生活連根拔起
雪落在身上
黑發(fā)變白,白發(fā)變重
我落在你的心里
變成糖
也變成鹽
●洋蔥
一件件脫下你的衣服
我不找肉身
你緊緊摟住的內(nèi)心
藏著什么
為什么,越接近真相
越讓人含不住淚水
贊????
――賞析三花的《一張舊報紙》
見過很多貼切的比喻,但最打動我的,卻是詩人三花的一個比喻,他把父親比喻成一張舊報紙。
這個比喻初看匪夷所思,父親與舊報紙之間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直到讀完全詩,才不得不拍案叫絕。
報紙可以包糖果和點心,這是報紙的用途之一,這又難道不是溫情脈脈的父親嗎?我們頭腦中馬上會閃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一位年青的父親從外面歸來,一進家門,便擁吻妻子,緊接著是抱起兒子,親個不夠,忽然想起了什么,輕輕放下兒子,轉(zhuǎn)身打開包,取出妻兒喜歡吃的糖果點心。
報紙包過火。這兒的“火”又是一個比喻,它可以比喻火熱的心,火熱的生活,也可以比喻家庭的溫暖……任你馳騁想象去吧,好詩就具備這個特點,沒有答案,正所謂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它又巧妙地引出下面的包風雨,并與之形成了對比。“他包風雨的時候/心,該有多么潮濕/一碰就破”。在這兒,詩人直接用了“他”而不是“它”,因為感情發(fā)展到這兒,已經(jīng)水到渠成了,用“他”不僅僅是擬人手法的運用,更是情感的需要。一個家,怎能不經(jīng)歷風風雨雨呢?生活的不易,養(yǎng)家的艱辛,全包含在“風雨”這兩個字中。而這兩個字,又與最末一節(jié)的“清貧”遙相呼應,于是我們便明白了,這兒風雨的含義,是貧困帶來的壓力。
“報紙站了起來”,報紙會站嗎?顯然,這兒又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在整首詩的比喻中,又套用個別句子的擬人手法。詩人要干嘛?“我像一汪水/被他小心地包在了臂彎”。原來如此!詩人讓報紙站起來,是為了呈現(xiàn)出父親保護自己、呵護自己的動作,多么奇特的想象??!多么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比喻??!
別忙,最妙的還在后面,因為前面寫的全是一般報紙的特點,“舊”還沒有表現(xiàn)出來,我們再來欣賞最后一節(jié):“今天,我攤開泛黃的紙張/噢,他用那么多痛苦的折痕/為我/壓住清貧的舊時光”。“舊”這樣出現(xiàn)了,它的特點是“泛黃”和“折痕”。這讓我們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父親那張被歲月刻上印記的蠟黃的臉,臉上深深的皺紋。
這便是報紙與父親相似的地方,是神似,而不僅僅是形似。這也是這個比喻打動人心的地方,它高出于一般比喻的地方,就在于它抓住了本體“父親”和喻體“報紙”之間的相似的神韻。
不由得再朗讀一下這首詩。
三花,一位真正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