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夏日風情”征文】夜爬華山(散文)
山海經有云:“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華山為五岳之西岳,以險著稱,有“自古華山一條道”之說。杜甫詩曰:"車廂入谷無歸路,箭括通天有一門”。
爬華山其實并沒有計劃很久,偶爾一次在閑聊中提到徒步華山,作為地地道道的陜西人,沒有真正爬上過華山的遺憾又一次沖擊著大家的內心,于是一拍即合,約好利用周末兩天時間挑戰(zhàn)華山之險。
七月的天氣赤日炎炎,我們決定傍晚到達,晚上爬山,早上看日出。到達游客中心有免費的大巴流水發(fā)車,在玉泉院下車,隨著人流路過華山牌坊,走了大概20分鐘左右到達售票處,買完票之后,正式開啟登山模式。
登山初始,路面寬闊平坦,沒有扶手,隨著海拔的升高,坡度越來越陡,路面也越來越窄,路燈通明,繁星滿天,山風呼嘯,時而聽得流水潺潺。路上不時有徒步下山的“俠士”,更有蓬頭赤足者像是華山論劍中的武功高妙之人,拄著拐杖,深一腳淺一腳,身體晃晃悠悠,足下似在水上漂。向上望去,蜿蜒的人群在山道昏黃燈光的照耀下,如同一條發(fā)光的長龍匍匐在山體之巔,更奇妙的是隨著光影迷離,它還在向前移動,如夢如幻。此時我們正處“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之第一重境界,心中充滿期待。
經五里關、莎蘿坪、毛女洞,來到華山第一險關——千尺幢。山幢壁直立,兩邊鐵鏈垂直下垂,臺階異常狹窄,人攀登時必須手緊握鐵鏈,一步一個臺階,在"千尺幢"頂端,有僅容一人的石洞,當爬上最后一個石級時,便從洞中鉆出,此洞名叫"天井"。上有一平臺,刻寫的"太華咽喉"。百尺峽位于千尺幢北,是登華山的第二個險境。仰頭望去,兩壁欲合,卻被飛來的兩顆石塊從中撐開,人須從石頭下鉆過,膽戰(zhàn)心驚,生怕石塊從兩壁間掉下來。
此時的我們感覺每走一步都如腳底灌鉛,階梯式臺階,每爬過一段以為會馬上到達山頂,轉過去才發(fā)現(xiàn)路還很遙遠,又繼續(xù)前行,就在患得患失中一再堅持著,真如同人生的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時的爬山才叫真正的爬山,手腳并用,回歸了來自動物的本能,像小狗、老虎、獅子……,簡直像極了動物園的閱兵演練,后面的踩著前面的腳步,不快不慢,按部就班,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在拼力前行,加油鼓勵,大家都在為同一目標努力,齊心協(xié)力往上爬。
從北峰爬到東峰,一路上都能看到邊爬邊歇腳的人,路過華山天梯,這是一個很陡的階梯,大概10多米,緊挨著擦耳崖。接著就會經過蒼龍嶺,那是華山“險”的一個標志,它就象一條龍的脊梁直沖而上。中間只有窄窄的階梯,兩邊就是陡峭的懸崖,從視覺上看,哪怕只有一點小茅草遮住視線,那也感覺安全多了,我?guī)缀醪桓彝赃吙矗瑑鹤右仓焙艉ε?,幸虧兩旁固定了石樁和鐵鏈,否則能有勇氣走上去實屬不易。繼續(xù)上行,到達號稱通天門的“金鎖關”,這里是通過東峰、南峰、西峰的咽喉。此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這里,只見石階兩旁的鐵鏈上鎖滿了成千上萬、大小不等、各式各樣的鎖,讓人不難領悟到人們寄托著種種美愿。過了“金鎖關”后氣溫驟降,故而有“過了金鎖關,又是一重天”的說法。
終于到達東峰,仿佛感受到人生的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時我們的心情無比喜悅,觀日臺上人山人海,天空由黑變灰再到魚肚白再到東方染上一層暈紅,大家屏住呼吸,心跳似乎也隨著朝陽慢慢地一跳一跳,最后淡紅的太陽在山與天的交界線中蹦了出來,似一輪火球噴薄而出,繼而光芒四射,氣象萬千,整個世界隨之大放光明,繼而云霧散盡,蒼松翠柏,清麗悅目,美妙神奇。真乃“萬仞絕壁映朝陽”。此時站在華山之巔,不由想到“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的豪邁,想到“手攀鐵索猶無助,腳踏天梯又幾重。晨來不敢低頭瞰,身處飄搖一絕峰”的后怕。
看完日出,走了大概一小時左右到達西峰,乘索道踏著云海而下,如同神仙一般,腳下的云海涌動,我們飛躍在云海之上,穿梭與峻嶺之中,“峻極于天、危峰兀立”,俯視華山的奇、險、峻、秀,隨著索道時上時下,沿著山勢斗轉起伏,或徐或急,兩千米高峰盡在腳下,山如利刃,樹如虬龍,不得不讓人心生敬畏、感懷。敬天地之莊嚴、畏山水之巍峨、感自然之壯闊、懷古今之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