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images/top_bg.jpg)
【浪花】塔爾寺行記(散文)
塔爾寺是我們此次青海之行的第一站。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的塔爾寺,是我國著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是青海省佛學院的最高學府,一世班禪和一世達賴都誕生于此。同行的小張已經來過多次,他給我們介紹說塔爾寺相當于藏傳佛教中的“清華大學”,里面出來的僧人都是高僧。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小張說歷代的活佛以及班禪都是從塔爾寺選出來的。無論真實與否,我還是很虔誠恭敬地觀瞻這座藏傳佛教里的“清華大學”,用心的感受活佛和班禪們曾經寄養(yǎng)身心、潛心修行的圣地。
首先進入我們眼簾的是八大如意寶塔,建于乾隆四十一年的這八大覆缽式佛塔,是根據佛經里對佛祖釋迦摩尼的記載,為紀念佛祖一生中的八大業(yè)績而建。在導游講解的時候,許多游客都爭先恐后的在塔前拍照留念,我也趕緊掏出手機連按幾下,希望也能把這塔爾寺的厚重和大氣定格下來。
在主殿大金瓦殿院子前的廊檐下,有好幾個在磕長頭的人,其中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和其他幾個五體投地的藏服朝圣者不同,她穿著A字長裙,漢族的服飾,從她的氣質上可以看出她應該是一名職業(yè)女性,但是,她卻旁若無人的占據著門邊的位置,所有要進院子參觀大殿的游客都要從她身邊經過,她的旁邊放著一個鋪蓋卷,大概她已經在此叩拜好幾天了。她就那么臉色平和,態(tài)度恬淡的雙手合十舉過頭頂、跪下、伸長手臂,匍匐下去、頭緊貼地面,然后收回手臂,站起,再雙手合十舉過頭頂、跪下……這些在電視電影中看見的身穿藏族服飾的人磕的長頭,今天在這個身著漢族服飾的女人身上,更讓我感到了震撼和肅穆。據說,信徒為佛祖磕十萬次長頭,心中的愿望就會實現(xiàn)。初次聽見這個數(shù)字的時候,內心是極度震撼的,十萬次啊,這得要磕多久?!導游告訴我們,磕頭的中間可以休息暫停,但間隔的時間不能長于24小時。我想,要磕夠十萬次長頭,那是需要相當?shù)囊懔湍托模弘p手合十舉過頭頂,然后緩緩放置胸前,雙膝跪下,頭磕到地面,雙手手掌貼地面伸向前方,整個人匍匐下來,然后起身,再雙手合十,再舉至胸前……這樣漫長虔誠的過程,再浮躁的心,再宏大的愿都會慢慢沉寂下來,心靈在這樣的反復祈禱、膜拜中慢慢升華。最終,再深的仇怨,再苦的心智也會得到凈化洗禮。藏傳佛教用它獨有的方式在洗去塵世浮躁,在凈化生民靈魂。
隨著人流的行進,我緩步進入大金瓦殿,沿順時針方向前行,導游在耐心的為游人介紹著墻壁上佛龕里的諸神。佛龕四周是色彩艷麗的唐卡,大殿頂部是紅白相間的大銀塔,四面是數(shù)不清的白色哈達,正中間的佛龕里,藏傳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微笑著俯瞰瞻仰他的人們,那棵據說是由宗喀巴出生時臍帶血滴落而生的菩提樹還在殿內生長,殿外院子里那棵枝繁葉茂的菩提樹便是它古老根椏的衍生。在這個古老莊嚴的地方,所有的神奇似乎也是理所當然。
大殿前面的佛龕周圍,有許多色彩艷麗的酥油花,導游告訴我們,所有的酥油花都必須在冬天雕刻。因為酥油對溫度很敏感,在人的正常體溫下,手上的溫度會讓酥油融化,所以,為了雕刻一幅成功的酥油花,雕刻者需要讓自己的手一直保持極低的溫度??粗@些藏民族獨有的雕刻藝術,那些情態(tài)逼真的菩薩金剛,栩栩如生的花鳥蟲魚,卻原來以這樣嚴酷得近似殘忍的方式完成,我不由得從內心里升騰起對酥油花藝術的敬仰,對藏文化的禮贊。大殿里數(shù)百盞酥油燈在靜靜的燃燒,它們靜穆的微光照耀著靜穆的酥油花。大殿里的游人們都放輕了腳步,他們用內心里油然生發(fā)的凝重與敬畏,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傳達著心中的禮贊。也許,他們也和我一樣明白了為什么藏族同胞對酥油茶的熱愛與依賴、對神靈的膜拜與敬畏。我想,對于我們人類而言,無論身處何種境遇,對靈魂的敬畏應該長存于心中。
塔爾寺的大經堂給我的震撼不啻于酥油花。那么多的廊柱把偌大的經堂分割成一個個獨立的空間,獨立空間里鋪著一條條厚重的大氈毯。同行的小張說來的時間不巧,不能參觀到喇嘛們的斗經,只能參觀一下大經堂。我環(huán)顧四周都是唐卡壁畫的大經堂,想象不出那些喇嘛們是如何引用經文來相互辯駁的,據說,只有最博學最睿智的喇嘛才能在一次次的斗經中脫穎而出,才能成為杰出的僧侶。我不禁想起了剛才在院子里看見的兩個身穿紅色喇嘛服的小僧人,大約十一二歲的模樣,腋下夾著經書,一邊走一邊說話,看見迎面走來的我們,便微微彎下身子,單手在胸前給我們打個揖,不待我們回應,又不卑不亢地緩緩離去,我看著他們稚氣的臉龐,內心里是一種憐惜的疼痛,小小的年紀便遠離父母親人來此求經問道,就像我們漢人的孩子從三歲起就開始了學校的生活,一直到二十多歲……人生從來都不是容易的,無論是身處平原的我們,還是身在高原的他們,人生境遇不同,但必經歷程相似。
偌大的寺院,眾多的游人,他們中未必全是虔誠的信徒,但是,這個莊嚴肅穆的寺院帶給人們的洗禮,不僅僅是佛教徒能受益的。觀瞻這些高大莊嚴、金碧輝煌的殿堂,目睹那些朝圣者虔誠的長跪叩拜,他們帶給我的震撼何嘗不是一次洗禮。在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當下,這個高原上的藏傳佛教圣地塔爾寺,在神奇的青藏高原上給了人們神圣的信仰,這種信仰猶如呼吸一樣,讓剽悍、粗獷的高原人有了生活的方向,給他們靈魂的凈化和強大的精神支撐。
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這彌漫著酥油氣息的空氣,竟有了一種時空交錯的幻覺,門廊間整齊擺放著的巨大經桶,不斷的被人轉動。據說,轉一次經桶就相當于誦讀了一遍經文,就等于接受了佛祖的一次安撫,不管你有多么深重的罪孽,都可以通過轉動經桶借以救贖,最終達到讓心靈抵達澄明清澈的境界。聽著人們轉動經桶的哐哐聲,以及那些磕長頭的人們手掌上帶的護手板和地面摩擦出的刷刷聲,堆積在我內心深處的經年的郁結和浮躁忽而沉寂了下來,人生百年,如滄海一粟,哪有那么多的郁悶與幽怨,那一刻,我相信,自己內心的澄澈也映照出眼里的清明。
我安靜地坐在寺院的臺階上,和我的同伴們一起感受著一種被善念和從容洗劑過的僧侶歲月,在宛如蓮花的境遇里,內心深處也生發(fā)出一種生生世世的信仰,那種對美與善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虔誠,對澄澈清明靈魂的追求,在浮浮沉沉的塵世欲念里,永不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