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花園廣場映象(散文)
從富源縣城由東至南,走進太和街一號。第一映入你眼簾的,是一個花園廣場。這是富源縣最早的第一個人居環(huán)境花園?;▓@不是很大,大概占地一百來畝,融觀賞、訓練、健身、集會、休閑、娛樂、改善人居環(huán)境等功能于一體的花園廣場,無愧為中安監(jiān)獄的門戶與窗口。流連其間,樹木、花草、噴泉、曲徑、假山、置石、石桌、石凳、小橋流水、景觀水池、健身設(shè)施等一應俱全??礃淠惧e落,綠蔭蔥蘢;聞花香氤氳,縈繞彌散,別有一番景致與情趣。目之所視,足之所及,覺之所感,親歷幾載時空,亮點可圈可點,感悟良多趣味,可述可記,今與諸君分享。
園林秘境——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
徜徉花園廣場,看左右兩個板塊,園林風格迥異,分別是西式園林的范與中式園林的韻。
你看右邊的園林板塊,呈現(xiàn)的是西方園林規(guī)則式特性:花木草坪整形、幾何圖案、物景形狀對稱。依據(jù)軸線,在整體布局中追求左與右、前與后兩端對稱。園地形體采用幾何板塊布局,其園線條、路徑直線形居多;廣場、水池、花壇無一例外為幾何形體;植物配置上是對稱式,株、行距均齊劃一,花木整形修剪成各種圖案,園內(nèi)行道樹端端正正、整齊美觀,顯示幾何圖案美;西式經(jīng)典之作的法國凡爾賽宮園林景觀,就是典型的規(guī)則式園林代表,它的特點是軸線顯露明晰,分區(qū)呈現(xiàn)幾何形狀,植物經(jīng)過修剪;體現(xiàn)的是給人以莊重端正、宏偉博大的感受;視覺效果直白直率和強烈奔放而外露;重抽象的邏輯和系統(tǒng)的演繹推理。西式園林主要與西方的傳統(tǒng)觀念、民族性格、思維特征、哲學美學思想有關(guān)。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臘和羅馬文明,主要支柱《圣經(jīng)》對西方文化的發(fā)展有著劃時代影響。
再看左邊的園林板塊,呈現(xiàn)的是中式園林中南方園林的意韻:突出以水為中心,假山布局、置石堆砌,松楓參差,配以玉蘭、香樟、竹、柳成景,石桌、石凳,周圍林木青翠。其典型的中式園林造景手段為造山、疊石、理水、小橋,在小環(huán)境里能感受到自然山水的韻味。用詩畫理論體現(xiàn)于自然山水造境,風格清新淡雅,講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觸景生情,詩情畫意。仿佛南方園林代表中蘇州園林的點滴片景猶在眼前。雋永如斯,意蘊悠長,令人回味的特點。情景往往藏于托物寫意之間,婉轉(zhuǎn)蘊藉,需要細細品味和體會。中華民族起源于黃河中下游,是一個典型田園特色的農(nóng)業(yè)地區(qū),自給自足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以及受儒家思想的長期束縛,熏陶了中國人養(yǎng)成內(nèi)向型的性格。如此迥異使傳統(tǒng)中國人追求委婉含蓄的表達方式。
看來,一切美的事物都是和諧統(tǒng)一的。宇宙有“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天文吉象,自然界有“相思樹上雙棲翼,連理枝頭并蒂花”的天成物景,生活中有珠聯(lián)璧合,才藝有德藝雙馨,人品有德高望重,婚姻有才子佳人,商場有雙贏雙利,搭檔有金童玉女。世事就是如此和諧統(tǒng)一、大美無疆。
于是,視通萬里,浮想聯(lián)翩,古人把銅和錫有意或無意放到一起冶煉。流淌出來的既不是銅,也不是錫,凝固之后就是偉大的青銅!青銅是人類石器時代一種完美的原料,從而開啟了有史以來大放異彩的青銅時代。
于是,神游千載,思潮澎湃,令人想到唐代“花間詞派”鼻祖溫庭筠《菩薩蠻》中的詞句“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對照了前鏡,又對照了后鏡。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猶如“人面桃花相映紅”,襯出一幅花面相映圖?;ㄋ迫嗣妫嗣嫠苹??;▓@廣場上的兩個板塊,園林風格就頗有此詞中的韻味了,難道不正是這一詞句的寫照嗎?
櫻花物語——滿樹兩花,天下奇葩。
每逢春天,移步徘徊花園廣場,園中有9株櫻花,皆亭亭玉立,燦爛華美矣。其一株,滿樹雪白,忽如一夜梨花開;其五株,枝間上下,櫻花紅陌上,又見繁英放滿枝,綽約終疑勝海棠;最奇特的是,其中有三株“一樹兩花”,幾枝粉紅、幾枝雪白,高低參差,輕盈婀娜枝枝倚,不由聯(lián)想起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記》中“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的語句,不過這里不是“青樹”而是“粉樹”“白樹”了。
此景,頗有古詩詞中“一樹春分二色花”“一枝能著兩般花”“兩種色一枝花”的意境。“紅白中分兩色花”“拒霜一樹碧叢叢,兩色花開迥不同”的畫意?!熬Y雪融酥各自芳,兩般顏色一般香”“二花香更烈,不與一花同”的香艷?!皟苫厚贿b相映”“相扶照水弄春柔,發(fā)似矜夸斂似羞。碧合晚云霞上起,紅爭朝日雪邊流”的嫵媚。更覺得是臺灣著名作家三毛《說給自己聽》詩中的哲理感悟“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難怪佛語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
此時,園中欣賞櫻花之人,是往來人群一個熱點,舉凡路過者、休憩者、散步者、游覽者,無不拿出手機對準櫻花拍個不停,微信朋友圈爆滿的是“一樹兩花奇景”圖片與感嘆、評價、點贊。
熟語云:一壸難裝兩樣酒,一樹難開兩樣花??墒朗录凑軐W,有時是一分為二,有時又合二為一。有人說,這個櫻花奇葩,是雜交之妙,嫁接之故。我看這也未必是正確答案,《中國植物志》記載,櫻花品種相當繁多,數(shù)目超過300種以上,園藝雜交的不計其數(shù)。目前全世界共有野生櫻花約150種,中國現(xiàn)有50多種,原產(chǎn)于中國的有33種。是雜交?嫁接?原生?看來只有專家考稽方能給出正確答案啦!
櫻花,起源地是中國。日本權(quán)威專家岡田讓、本田正次、佐野藤右衛(wèi)門主編的專著《櫻大鑒》認定,櫻花原產(chǎn)于中國喜馬拉雅山,唐朝時傳入日本。我國種植櫻花歷史悠久,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禮記?月令》載“仲夏之月,天子饈以含桃,先薦寢廟”。這是東周時櫻桃作為祭獻祖宗的佳肴,被送到宗廟里供奉。漢朝時,制定禮儀的叔孫通向惠帝建議“禮,春有嘗果。方今櫻桃熟,可獻,愿陛下出,因取櫻桃獻宗廟”。后獻果之例遂興。
秦漢時期,櫻花栽培于宮苑和城市綠化。西漢揚雄《蜀都賦》云:“被以櫻、梅,樹以木蘭”。至漢唐,櫻花已普遍出現(xiàn)在私家庭園。據(jù)專家考據(jù)盛唐時期,已流行“櫻花節(jié)”,出游賞櫻已成為百姓的幸福生活方式。
世界食療學鼻祖唐代孟詵所著《食療本草》,對櫻的定義為“此乃櫻非桃也,雖非桃類,以其形肖桃,故曰櫻桃”。對山櫻的釋名為“此櫻桃俗名李桃,前櫻桃名櫻非桃也”。
櫻花象征熱烈、純潔、高尚?;ㄉ屑儼?、粉白、粉紅、鮮紅、紫紅、黃綠、翠綠、白花粉暈、白花紫韻等。豐富的花色為設(shè)計造景搭配提供了絕佳的“顏料”。按照開花時序,可分早櫻、中櫻、晚櫻、冬櫻等。有學者統(tǒng)計,唐宋時期,吟誦櫻花的詩歌多達700多首,很多詩人都有關(guān)于櫻花的佳作存世。“詩仙”李白“玉窗五見櫻桃花”,以窗外櫻花五度開放表達主人公注意于花開花落,感傷青春易逝、離別已久的情懷。杜甫《野人送朱櫻》詩,講述了鄉(xiāng)野之人贈送和皇帝恩賜詩人朱櫻之事。白居易《早冬》“寒櫻枝白是狂花”,說冬櫻旺盛枝枝開出燦爛白花;又云“且掘山櫻滿院栽”“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可見櫻花作為植于庭院觀賞之物景。劉禹錫“櫻桃千葉枝,照耀如雪天”,詩贊櫻樹之多花繁如雪。李商隱詩中有“櫻花永巷”描寫櫻花盛開的深巷。元稹吟詠“櫻桃花,一枝兩枝千萬朵”,寫櫻花之繁盛;“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別后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抒發(fā)的是在櫻花樹下送行的相思?!扒Ч旁~帝”南唐后主李煜“櫻花落盡階前月”,以櫻花作為物象,抒發(fā)相思難解、愁情別緒。
南北朝時代王僧達詩曰“初櫻動時艷,擅藻灼輝芳,緗葉未開蕾,紅花已發(fā)光”。由詩可知,此櫻是一株先花后葉的紅色早花品種,幼葉淺黃色而花艷麗。
北宋蘇軾“芍藥櫻花兩斗新”,詩贊櫻花爭奇斗艷。南宋何耕《苦櫻賦》對垂枝早櫻的特征描述非常真實“余承乏成都郡丞,官居舫齋之東,有櫻樹焉:本大實小,其熟猥多鮮紅可愛”。為后人留下寶貴的證據(jù)。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櫻桃樹不甚高。春初開白花,繁英如雪”。明于若瀛詩中提到櫻花“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明吳彥匡編撰的《花史》中收錄有元代名士張茂卿“櫻花勝于聲色”的傳奇故事。
清吳其?!吨参锩麑崍D考》記載“冬海棠,生云南山中……冬初開紅花,瓣長而圓,中有一缺,繁蕊中突出綠心一縷,與海棠、櫻桃諸花皆不相類。春結(jié)紅實長圓,大小如指”。這冬海棠即冬櫻花,現(xiàn)在云南石屏、建水、元江等地還很多,當?shù)厝巳苑Q之為“冬海棠”。
當今,中國有8大賞櫻圣地,分別是昆明圓通山、北京玉淵潭、武漢大學、湖南省森林植物園、上海植物園、上海顧村公園、無錫黿頭渚、大連203櫻花園。
櫻花時節(jié)!你約嗎?來一次說走就走的賞櫻之旅吧!
銀杏詞話——蹼葉和風舞,累籽壓枝彎。
花園廣場,在夏秋九、十之月,諸多林木中,最得寵之物,毫無疑問就是園中的銀杏樹。是時,銀杏樹正如清代詩《仲秋既望觀園》所云的景致“蹼葉和風舞,累籽壓枝彎。蟲穿怯神奇,蝮螺豈敢沾”一樣。銀杏葉應和著清風婆娑舞動,連接成串的果實壓彎了枝杈;蛀蟲、毒蛇、螺類都膽怯銀杏的神奇,不敢接近它。園中銀杏共有15株,均位于園中南邊路口旁,這些銀杏樹在建園之前已經(jīng)生長于斯,頗有些奇妙的是,有一處對生2株,兩處分別是各組為環(huán)生3株,另一處是一組環(huán)生7株,抱團而生、擁簇為體,頗有些花開并蒂、枝結(jié)連理的味道。
銀杏,是現(xiàn)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人們評價為:植物中的活化石、果樹中的老壽星、觀賞樹種中的大熊貓,經(jīng)濟樹之王者,綠化樹之明星。郭沫若贊譽為“東方圣者”“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中國的國樹”。我國是銀杏的故鄉(xiāng),世界上最粗大的銀杏樹在貴州省福泉,樹齡6000年,根徑5.8米,樹高50米,胸徑4.79米,圍抱要13人,冠蓋600余平方米,2001年載入上海吉尼斯記錄。從現(xiàn)存大量古銀杏樹的樹齡來看,商、周之間即有銀杏栽植,也是利用和研究銀杏最早、成果最豐富的國家。古往今來,無論是銀杏栽培面積,還是銀杏產(chǎn)量,我國均居世界首位。銀杏具有生態(tài)、植物文化,經(jīng)濟、科學,食用、藥用,藝術(shù)、觀賞等價值。
銀杏樹全身是寶。樹干挺直,木材致密,紋理美觀,色澤潔雅,不翹不裂,是雕刻圖板、工藝品和模具、家具的高檔材料。郭沫若禮贊《銀杏》“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條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摺扇形的葉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澄潔,多么的精巧呀”!是啊,葉片像鴨掌,又像一把把折扇子在風中搖曳著,又似靈動的蝴蝶在扇動著翅膀。那片片銀杏黃葉,樹上地下,伴隨暖陽,鋪黃染地,映襯山水,溫暖心情!像詩人在吟詠,像少女在歌唱,像梵音清凈妙善,像音樂裊裊繞梁,誘發(fā)你如癡如醉的遐想!可謂“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那顆顆銀杏果,橢圓形,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由青色變?yōu)榈S色,籽粒潤滿,金黃鴨葉枝枝裊,圓渾低垂顆顆圓,銀杏果有一層潔如銀白的硬殼,保護著果肉,剛摘下來時殼里果肉是青綠色的,果實風干后是淡黃色的,中間夾著一層薄薄的膜質(zhì)包裹著果肉,軟滑香甜,營養(yǎng)豐富,可供食用。藥用具有潤肺補氣、定喘咳等諸多功能,可提取治療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良藥。
歷代史書中有記載與描述銀杏的。《左傳》記載“隱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來”。為魯國國君和莒國國君莒子在山東日照浮來山銀杏樹下會盟的故事。故清朝順治甲午年莒州太守陳全國在樹下立一詩碑:“(序曰)浮來山銀杏樹一株,相傳魯公莒子會盟處,蓋至今三千余年。樹葉扶蘇,繁蔭數(shù)畝,自干至枝并無枯朽,可為奇觀。夏月與僚友偶憩其下,感而賦此(詩):大樹龍盤會魯侯,煙云如蓋籠浮丘。形分瓣瓣蓮花座,質(zhì)比層層螺髻頭。史載皇王已廿代,人經(jīng)仙釋幾多流。看來今古皆成幻,獨子長生伴客游”。
山東郯城縣新村銀杏樹,高42米,圍8米余。明朝余永麟《北窗瑣語》載,此樹植于周代,傳為郯國國君所種。
唐朝岑文本、令狐德芬撰修南北朝的《周書》記載湖北安陸“舊俗每逢干旱,禱白兆山祈雨”,在銀杏下祈雨,認為樹根至龍泉,有靈性?!凹乐?,即日澎雨,歲遂有秋”。
北宋阮閱《詩話總龜》載銀杏“自南方來,移植于私第,因而著子,自后稍稍蕃多,不復以南方者為貴”。此系記載黃河下游從南方引種銀杏并擴大栽植的最早古書。
我國文人歌詠銀杏的辭賦詩歌,最早有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寫銀杏“長千仞,大連抱??錀l直暢,實葉峻茂”。描摹銀杏樹的古老粗壯,肯定銀杏的木材價值。晉左思的《吳都賦》中寫道“宗生高岡,族茂幽阜。擢本千尋,垂蔭萬畝”。對銀杏的高大挺拔、蒼勁茂盛頗為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