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年貨的味道淡又濃(散文)
悄悄的,新年又來了。
行走在人如海潮般大街上,看到的盡是螞蟻搬泰山一般人群在蠕動。那么多肉啊,雞啊,魚啊,鮮活海產品,粉條,豆腐,還有土生土長的蘿卜、白菜、胡蘿卜、紅薯、洋芋閃亮登場;生姜、大蔥、蒜苗、菠菜、米面油……差不多通過一個個塑料袋,登堂入室,進入千家萬戶。
辦年貨,千年傳統(tǒng),如一棵根深葉茂大樹,扎根在肥沃的土壤里,生長在過來人的記憶深處,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一茬又一撥,撒下記憶里的新年種子。都有那些人在忙火呢?差不多男女老少齊參戰(zhàn)。如果一定要仔細分析的話,城里女人是最忙的,那一座座菜山肉林,盡由女人們搬回家。鄉(xiāng)下人進城辦年貨,大多是一家數(shù)口,拖兒帶母,甚至整個村子一大半人,搭乘通村公交車,一起進城,老公領著老婆,老婆牽著孩子。年輕的父母長年打工在外,過年了,就領上孩子進城辦年貨。孩子小,東眼看,西眼瞅,眼睛與步調總是不一致,鉆進擁擠的人群里,要不被人踩了腳后跟,要不被人擁得站不穩(wěn)腳,所幸人墻如銅墻鐵壁,輕易不可能哭著被踩倒。
突然間,孩子不見了,媽媽喊,爸爸叫,就是不見孩子面,真是急死了大人。謝天謝地,總算從人海里將淘氣鬼打撈出來,免不了訓斥幾句,僅瞬間工夫,孩子又故態(tài)復萌,掙脫大人,一個勁向人堆里鉆。大人干脆將他嚴加管制,限制人身自由,拉緊不松手,兩手都要硬,另一只手,還掂著厚重的年貨呢。這樣的人山人海場景,在鄉(xiāng)下自然難看到,孩子們好不容易進城了,不多看一眼,對不起新年啊。
逛進華潤超市,不知買什么東西是好,正準備上樓去,突然發(fā)現(xiàn)市食品藥品安全監(jiān)督局的李局長,率領著自己的隊伍,在超市里嚴陣以待。上崗執(zhí)法吧?打聲招呼,笑笑說,局長也是事必親恭???局長微微一笑,臉上辨不出是無奈還是一絲苦笑,說是市長來檢查啊,正在等呢。想想看,領導們也挺不容易,大小領導,一年四季,都在日理萬機,逢年過節(jié),食品安全總是重頭戲嘛,那有時間抽空給自家辦年貨!待我從樓上下來,李局長仍在那兒繼續(xù)恭候大領導們大駕光臨,市長這幾天更忙,多是分身乏術。
肉柜臺前站滿擁擠的顧客,人們仿佛非要在年關前買到大肉不可,否則的話,絕不過年一樣執(zhí)著。你要豬后腿,他要排骨,他又要五花肉,他要豬下水,他還要餃子餡呢??蓜e小瞧這菜藍子工程,真是龐大無比的永久在建項目啊。一個小小的菜藍子,牽動那么多人的敏感神經,牽動得勞師動眾,牽動得前簇后擁,牽動得人人甚至不知所措。
年貨市場上叫喊聲,問價聲,討價還價聲,嬰兒的哭鬧聲,甚至夫妻間相互埋怨聲,在人海里沸騰洶涌。平常就不寬暢的街道,顯得更窄更擁擠,小汽車還不時來加塞,塞著塞著,就將自身切塞進去,轎車前進不成,后退無能,任憑喇叭聲聲,誰管你呢!你摁吧,你就往死里摁,只要你不嫌煩!引來的是更多埋怨聲:“騷情慫哩,沒看過得去過不去?還硬要過,過嘛!過嘛……”
水產品地攤水箱里活魚,發(fā)現(xiàn)大事不妙,也許池魚思故淵?猛然一躍,打算逃之夭夭,怎奈使出泥鰍般滑頭勁兒,照樣被老板捉拿歸案,迅速成了刀下俎,地上灑下水汪汪的水灘惹人嫌。殺雞攤上,一堆束手就擒的活雞鴨,睜著驚懼的眼睛,不時掙扎撲騰幾下,眼睛如雞血一樣紅,雖然不明白死亡就在眼前,但也許預感到大限將至,在劫難逃吧。
在年貨搭建的食物森林里穿行,眼睛那么輕輕一瞥,供選擇的東西實在太多,目不應睱。走著想著,腳步匆匆,思維忙忙,突然若有所思,好像有啥東西還沒買?記得在前面那地方瞅過一眼,趕緊去尋找,死活也找不見了。靜下心來,慢慢搜索,猛然間,發(fā)現(xiàn)尋尋覓覓了大半天的年貨,竟然就在腳下。
鄉(xiāng)下女人說,逛了大半天街,還沒給娃買下衣服呢。又一流帶串逛商店。服裝店,雖比不得大街上那樣人頭攢動,照樣門庭若市,你要給娃買條褲子,她要給娃買件上衣,試了這件試那件,不合適?脫了再試!老板娘說話的聲音,比平常裊裊美聲陡增分貝。那么多顧客光顧,怎能將精力全投入到一個顧客身上?豈不等同將所有雞蛋放進一只籃子!于是,老板娘就不得動心事,催促加快試衣秩序,遠沒了生意淡時,招睞顧客那份耐心與熱情,臉上總開著一朵花兒呢,果斷將試衣程序簡化到不能不簡化的地步。衣服總算試好了,又跟老板娘惡砍價。鄉(xiāng)下女人心里裝著把斧子,老板娘手里提著盾牌—計算機,這樣給你算,那樣給你算,就是不像平常那樣,為了將顧客拉住,口口聲聲喊叫著,“這已經是跳樓價啦”那般慷慨大方加可憐兮兮;今天雖照樣不愿意放走顧客,卻錙銖必較,知道你今天須買下這件衣服不可!“年三十看歷書,沒日子了?!?br />
總算成交。孩子好高興,過年有新衣服穿嘍,鄉(xiāng)下女人呢,雖然不再舌干口燥,心里卻多少有些不平,咋就那么貴呢,比平常貴了許多……
臘月二十五了,菜價又漲了:蓮菜八塊一斤,韮菜九塊,大蔥八塊,蒜苗六塊,芹菜三塊,豬后腿十七塊……嘴里一個勁抱怨,咋就漲得這樣貴呢?手卻不肯閑下來,大袋小袋照樣往里塞、往回搬。原來,過年就是將所有東西搬回家,吃不吃先放一邊,不當一回“搬運工”,實在對不起又一個新年啊。
年貨的味道淡又濃。
(謝新正網絡首發(fā))
散文把目力所及的人們購買年貨的場景描寫得惟妙惟肖。聲音,動作,立體而生動!向老師學習!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