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室雅蘭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青山(散文)

精品 【雅香】青山(散文)


作者:天郁格格 童生,689.91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317發(fā)表時間:2020-08-08 08:48:08
摘要:“倘若山中有眠,希望你枕著月亮,披著月光入睡”。青山,何其有幸,幸甚至哉。


   連日來陰雨綿綿,初秋的景象已經(jīng)十分濃郁,一派清冷的氣質(zhì)即將要占領(lǐng)這崇山峻嶺了。這雨看似沒了要停歇的意思,廣袤的高原上空如同棉絮鋪開的云層持久地蓄積著力量,而又厚積薄發(fā)。細小的雨絲巧織而成的珠簾在這浩瀚的廣大天地里,將那綠色渲染地似綠海波濤,更將那青山潑墨成畫,一幅幅地展現(xiàn)在這不是江南,更似江南的高原上。
   這座城鎮(zhèn)地處特殊,三轄交會之處,鐘靈毓秀之地,古時有將鎮(zhèn)守邊疆,烽火遺跡穿透了歲月,傲然矗立在孤峰頂上。近有紅軍長征,將士會師,勝利的號角在不遠處的堡子即將吹響,這里的華亭留下了前夕崢嶸歲月里的堅毅背影。沿著烽火臺向北而去,穿過紅軍紀念亭,繼續(xù)一路向北,便是一片三凸三凹地勢,白楊綠柳蔥蔥,延綿十多公里的青山。
   這里,屬于黃土高原上千千萬萬隆起的高大山塬里普普通通的一部分。倘若從未到達過此地,你定然會在一望無際的山塬中亂花迷眼,不知自己身在何處。而我只能謙卑地倚仗著從小熟悉著這片黃土的面貌而能在這山中小澗、或羊腸小道中辨別太陽升起的地方,尋找黃昏中裊裊炊煙里家的味道。這片沐浴在如今江南盛景中的青山已在這里存在了千萬個歲月,她厚重的身軀在冬日的嚴寒中蕭索不堪,比之沉暮老翁。而在這多雨的夏秋交錯時節(jié),又纏纏綿綿像個瓊瑤劇里的女主角一般,憂愁不盡,千萬年來的委屈要跟著雨幕傾瀉而下,一洗萬般愁楚一樣。千山暮雪是一種雄渾的悲涼,抽絲成雨卻是一種柔和的美滿。
   在青山之上,柏油公路穿梁而過,這條路建成應(yīng)該不到二十年,連接三轄之間,為之紐帶。不論趕集買賣貨物、還是探親來往互通、或者對外招商引資之類者,必然有行車前后而來,悠揚而去。在這深山腹地,偏遠之所的位置,印象中的一切悄然地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而我沿著公路兩旁濃盛茂密的原野,上植已經(jīng)枝繁葉茂的柳楊在風中婆娑起舞,若從高空向下眺望,這定然是條蜿蜒逶迤的巨龍,深綠色的龍鱗應(yīng)在陽光下閃爍著旺盛的生命力。
   一座山能帶給人民的榮耀往往是由人民創(chuàng)造的,山川的秀麗壯闊亙古有之,而后經(jīng)詩人們?nèi)A麗的詞匯雕琢、帝王將相們承天而封,立地而禪、人民以高度的認同,辛勤的勞作供養(yǎng),而使大山有了秉承人民的意志力,從而成為民族的象征,這便是一座山的承載。而這座公路下的青山,它將承載著什么呢?
   穿梁而過的公路邊緣有個岔路口,一條稍窄的柏油路通向山腹中去,這是村道,兩側(cè)的楊柳不輸公路依舊巍峨繁盛。這村道如同青龍一般向著大山腹地盤旋蜿蜒,道路兩側(cè)橫臥著旱田梯地,此刻正是夏末秋初,小麥已經(jīng)收割完畢,一塊塊細長平整的麥地里有少許還碼著一處處麥垛等待著主人運回。金黃色的麥茬在陽光下透著豐收的氣息,一道道巨大的車轍印告訴我收割都是機器作業(yè),快速而高效,極大地省了人力和時間。收割方式的變化在我小時候是不敢想象的,這種大山之中的梯田,道路崎嶇行走不便,那時需要用驢子拉著架子車,將用鐮刀一把一把割下來捆成捆一車一車運回家里,再用三輪車或者牛車驢車一場場地反復(fù)碾、揚,最后裝進口袋里才算完成任務(wù)。如今這麥場在田野里半天時間便能一氣呵成,將人從繁復(fù)的勞作中解放,不得不說是一種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的極大進步。
   當然此刻在田野里更多的依舊是無邊無際的墨綠色,梯田隨著山勢從高到低一排排皆是長了兩米多高的玉米田,綿延成海,微風吹過,玉米枝頭高低起伏,波濤洶涌。除此之外,大片的馬鈴薯用綠色將土地完全覆蓋,成野千里,上綴有小巧的紫色白色小花,大有和玉米分庭抗衡,不分伯仲之意。在田埂上的小路邊亦栽植著連串的楊柳,大多幾十年樹齡,枝繁葉茂,樹冠如蓋,和梯田莊家形成了此起彼伏,錯落有致的景觀。
   這是一幅怎樣的美好畫卷?得益于近年來退耕還林、封山禁牧,綠植恢復(fù),雨水增多,以往貧瘠的高原上如今風調(diào)雨順,夏日里常有細雨纏綿,未曾有歇,久而久之便能有這如同江南煙雨的宜人景色。這里的黃土深覆于綠色之下,耕耘出一幅人間盛景,無聲的厚重和博大常常最能引人沉思而穩(wěn)重,這里的綠色呈千里之形,色彩厚重,根基沉穩(wěn),怒放的生命自帶著西北高原上的大氣。和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氣質(zhì)區(qū)分了開來,正是形似江南,更勝江南。
   從青山廣袤的綠色中收斂起來,再望向山腰和山麓下稍微平坦的腹地,這里皆是雨水常年沖刷順山坳而下積累的肥田沃土。除了成片的玉米高粱馬鈴薯等作物外,楊柳、松柏等高大茂密的樹木將此地遮覆,遠處有青山做屏,正是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
   而在這蔥蔥墨綠的掩映下,有房屋青釉色的飛檐探出,進而帶出整潔的屋脊青瓦,一座座嶄新的房子隱藏在這綠意之中,這便是山里人家?!短一ㄔ从洝分杏小拔萆醿叭弧淠敖煌ǎu犬相聞”等詞描繪一個小農(nóng)社會下的世外桃源,而這青山中的村落人家大抵便是如此吧。若再細細瞧去,這里的每家每戶獨立成院,院落前后栽植著楊、柳、松、桃、梨、杏、核桃等樹木,一般院落坐北朝南,院子三方起墻,正北方為上房,清一色的紅磚青白瓷砌筑而成,鋁合金大窗上飄有點蝕繁花,青釉或紅釉瓦鋪成的屋脊在陽光反射下光潔如鏡,兩面流水,傳統(tǒng)飛檐挑角。如是大口人家,則院落兩側(cè)分別建有偏房,皆是紅磚青瓦,巧落別致。一般院子門外都自帶著菜園子,整個夏秋季節(jié)里青山人家基本都是自給自足的生活。而這些整齊劃一的住房幾乎都是國家補貼建設(shè)而成,幾年間這座青山下的景象如同偷換了天地一般,歷史在這里被創(chuàng)造,將那畫中山水,換去了人間。
   繼續(xù)順著村道向西,轉(zhuǎn)過幾處山坳,沿著山中河谷邊緣一路而上,便來到了村落的中心地帶,大樹掩映中的村委會帶著幾分威嚴寧靜的氣息安靜地坐落在一處高臺之上。自古以來士大夫以“自強不息、抱道為國”為精神脊梁,面對這青山之大變化,我有理由相信,這里的基層掌舵人應(yīng)該是個合格的攻堅人吧。
   這便是當下這青山所承載著的精神,它脊梁三處凸起,植被莊稼覆蓋其上,山坳三處平坦,聚居村落其間,這里以往沒有歷史,它似乎單薄地找不到關(guān)于自己的史記。但它又厚重,我們不知道它從何時形成了此刻的形態(tài),又經(jīng)歷了多少個世紀的風雨,黃土厚重,千古軒轅,青筋傲骨。而青山此時正在創(chuàng)造著屬于它這個時代的歷史,它的人民是歷史的書寫者。這創(chuàng)造的精神,看將多少年以后,世人回眸,才能理解這段歷史的偉大。
   而這時的夜晚,蔥郁成影,綽綽生姿;夜色婆娑,燈光微微,如同螢火綴在婆娑之中?!疤热羯街杏忻?,希望你枕著月亮,披著月光入睡”。
   青山,何其有幸,幸甚至哉。
   (原創(chuàng)首發(fā))

共 2593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延綿十多公里的青山,古代地理位置險要,有重兵把守邊疆,近代是紅軍長征,將士會師處。如今青山之上,柏油公路穿梁而過,這座公路下的青山,秉承人民的意志力。青山下一幅美好的畫卷展獻在讀者面前:金黃色的麥茬在陽光下收割機代替了繁重的人工勞作,楊柳與梯田錯落有致,成片的玉米高粱馬鈴薯,構(gòu)成了“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這青山中的村落人家皆是紅磚青瓦,巧落別致。改革開放后這座青山下的景象換了人間。青山,何其有幸,幸甚至哉。作者文筆嫻熟,情景交融,語言優(yōu)美,文字很有滲透力,畫面感極強。是一篇不錯的散文。推薦閱讀。【編輯:閑妹】【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008080010】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閑妹        2020-08-08 09:35:35
  感謝支持社團,期待精彩繼續(xù)。
歡迎來到室雅蘭香社團,共筑輝煌。
回復(fù)1 樓        文友:天郁格格        2020-08-08 16:59:29
  感謝!
2 樓        文友:滿山江葉        2020-08-08 13:48:28
  深厚的文學功底,大氣的文章風格!讓我懷疑你是女性?但分明有著女性的筆名。誰來解我疑惑
回復(fù)2 樓        文友:天郁格格        2020-08-08 16:59:50
  是女性
3 樓        文友:竹山居士        2020-08-08 23:39:04
  大氣成熟的文章,喜歡,拜讀了。感謝作者。
竹本無心但有節(jié)
4 樓        文友:浩瀚        2020-08-09 12:21:18
  三毛風范,秋雨筆觸。感謝賜稿,期待更多精彩落戶室雅蘭香!
我希望我奉獻給讀者的是心靈雞湯而不是地溝油。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