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香】浮生(隨筆)
近來,的確發(fā)生了諸多的事情,令我不快者甚,令我歡喜者卻寥寥。閑來無事翻了一本《浮生六記》,總是在思量,古人如何將這平淡如水的日子過得詩情畫意,趣意盎然呢?不能否認他們博覽詩書,生在鐘鼎之家,不為生計者,自是綺羅人而已吧。
我這弱小的一生,能擔起養(yǎng)蠶者已是十分不易,畢竟是有一份為生計的活計。如不然我又將如何呢?我可能連此刻打字的地兒都沒有了。想想有多么龐大的一個群體每日里過著和我一樣的日子,無感于春風襲來,秋風涼涼,只覺冬日簌簌,寒風冷冽吧?時間鋪成的長路上,大多數(shù)時候是蕭索不堪的,我正是走在這么一條黑白色的長路上,我無緣由的要悲傷:大千世界的風采我總是無緣碰觸到了。
我總是期望有個自由的夢想,想那詩人從遙遠的碎葉來到中原,山河從此便是故人。踏遍云天碧水,滄海荒原,這是一個謫仙人的自由氣度,墨中起乾坤,乾坤亦是他的浮生。而我不過一小小素人,我卻總遙想著穿越千年的自由,想作白馬飛起,躍然于白霧飄渺的江上,幽藍色的河面孤舟泛之于上,有一漁夫身披古老蓑衣端坐于此,小小江火吐著暖色的信子,引得一二水鳥在舟前停泊?!叭障θ?,靈潮萬里回”,忽而不知哪里的詩便入夢來,那超然的漁夫讓我想起那個夜半而乘舟拜訪朋友的阮籍,劃舟至門扉而不入,悄然而歸。那夜色漸濃的江面上,誰的靈魂不是孤臣孽子呢?
李白曾云,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有感于此,沈復作《浮生六記》,他們因文字而垂青于史。讓我感懷這文字是多么奇妙的東西,將這幾百年幾千年間的情感連通了起來,浮生做了底,文字成為一種美學,將這大千世間描繪得如汩汩清泉柔和,如大漠蒼茫雄渾,如我所見白紙黑字,如泣如訴,好不暢暢然,卻又悵悵然,這人的一生,文字該如何做底?
然而太多人的一生是悄無聲息的,如我、如你,便是如此。從我呱呱墜地,在鄉(xiāng)土間摸爬長大,至此即將三十而立的年紀,正如浮游一般,哪怕明日我將不存在于這個世間,聞者不過父母傷心而已,已無其他。這便是大多數(shù)的我們生存的真相,滄海一粟的權重,真實的浮生,留不下一絲的痕跡。
這多少使我迷惘,有了迷惘,人便會墮落,失去僅有的自認為存在于世的意義。普通人的精神不可置否是脆弱的,往往經(jīng)受不起打擊。有了這種浮生的虛無主義,原本黑白兩色的長路,便要徹底失去色彩,變成黑色的深淵。
我自然懼怕這種深淵,想從泥淖里找到生存的意義,到底我是為了什么信仰而活著?這真是一個可怕的問題,也許終其一生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答案,也許我不用問,我也是這般生活下去了,無人敢于挑剔。只是長久了,我便因無法回答自己而更加墮落。逝者如斯夫,古老的故事已在文字中得到了升華,閨中記里那般有才的蕓娘子如今活在我的心里,只因我讀了幾頁文字而已,一個人的靈魂便穿越時光又一次充盈了起來,只要這些文字不消失,她的靈魂便隨著讀書人而長存,她存于《浮生》,也存于浮生,這便是人生的意義么?
我喜歡三毛這個女子,她將生命散發(fā)在世間千山萬水間,哪里都能尋得她的影子,這便是她存在的意義,不讓她去旅行,不讓她擁有傳奇的愛情,她便不是三毛,只是普通的陳平了,這世間,又會少了多少如詩如夢的文字。我喜歡呼兒將出換美酒的李白,這真是一位豪士,人生跌宕的大氣磅礴,山河皆為他囊中詩詞,生命的意義便在于瀟灑,自由。安能彎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呢!
這時空長廊里能留名的畢竟太少,大多數(shù)是在歷史中湮滅的霎那的火花,這種歷史大多后綴著一個計量單位。如長平之戰(zhàn)四十萬之眾,因統(tǒng)治者一聲令下,戰(zhàn)魂再也無法歸去故土;好水川一役,一萬軍士魂碎異鄉(xiāng),一千多年以后,常有白骨累累慘狀的面向青天,如此浮生,慘烈之下,硝煙退去,聞者又該如何修正即將要崩塌的信仰?盛世在經(jīng)歷亂世后而誕生,亂世便伴隨著數(shù)以萬計的生靈湮滅,而后才有詩詞雅賦,勾欄瓦舍之間,宮墻大殿之內(nèi),有頌詠太平,也該長歌當哭。
這是生命的兩極,他們是極致,我也是極致。生命的兩端一方有明艷的花,一方也有泥濘的澤。有人也說,黑暗終究會過去,黎明終將會到來,在這黑暗中大夢一場,能得一人解惑,沼澤也許能捻指成花呢。
(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