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清風書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清風】人性、血性與國性——品讀八佰(雜文)

  【清風】人性、血性與國性——品讀八佰(雜文)


作者:胡春雨 秀才,1278.2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367發(fā)表時間:2020-09-03 22:34:55


   人性、血性與國性
   ——品讀八佰
   作者:胡春雨
  
   代序:謝晉元將軍詩一首
  
   河山破碎實堪傷,休作庸夫戀故鄉(xiāng)。
   投筆愿從班定遠,千古青史尚留芳。
  
   庚子新秋,九三在即,時值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七十五周年。一幕史詩大劇——《八佰》,在國人擊退疫情的進攻之后,率先在全國上演。一時之間,打濕了多少人的眼睛。我知道,這將是又一次精神的洗禮,因為抗戰(zhàn)歷史的回顧,總能淬煉我們的心靈。于是我準備好紙巾,頭一次獨自走進影院。
   這是一幕驚天動地的歷史大劇,宏大的民族征程在此風流激蕩。然而,故事的開篇,卻從一位普通上海老人絮絮的追憶開始,把鏡頭從和平的當下,切向了慘烈的過往。然而,令人無法想象,率先進入觀眾眼簾的,竟是一只乖覺的老鼠,從狹隘的洞中探出身子,與廣闊的歷史舞臺,形成了如此強烈的碰撞。也許,在我們民族的意象中,它是膽怯的,也是機敏的,是卑微的,也是堅韌的。一幕歷史大劇,從一個個小人物的視窗打開,展開了驚天動地的畫卷。
   直擊歷史的現(xiàn)場,那里沒有浪漫的悲歌,只是一片破碎的山河。率先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的,是一支從田野中走來的隊伍。昨天他們還是農夫,還是慈母膝下的愛子,此刻卻穿上了軍裝,也就成為一名軍人,哪怕農人的全部世界,可能只是自家的二畝薄田。可是,戰(zhàn)爭打斷了和平的生活,讓家園狼煙四起。十三歲的小湖北,稚嫩的肩膀上,也扛起了保家衛(wèi)國的鋼槍??吹竭@里,我們不禁追問:戰(zhàn)爭,我們準備好了嗎?戰(zhàn)爭,會讓我們在準備好后爆發(fā)嗎?歷史,讓人警醒。
   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開始,倭寇的野心一路膨脹,滑向以蛇吞象、顛覆一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深淵。而此時的中國,在形式上恢復統(tǒng)一不過三四年的時間。此后,長城抗戰(zhàn)、淞滬抗戰(zhàn)接連爆發(fā),中國人民只能在戰(zhàn)爭的間隙致力于建設??梢韵胍姡短凉羺f(xié)定》的簽訂,暫時維持了北方的和局——倭寇需要消化獵物,中國需要抗戰(zhàn)建國。冀東非軍事區(qū)等一系列條款,意味著暫時退出長城天險的倭寇,不難制造借口劍指中原,為此后的戰(zhàn)爭態(tài)勢留下了伏筆。哪怕在冷兵器時代,這條燕薊防線一旦失效,開闊的華北平原,利于優(yōu)勢一方機動力量的馳突。何況,在那個山河破碎的時代,遠在南京的國民政府鞭長不及馬腹?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的爆發(fā),從來“不欲擴大事態(tài)”、鐘情“就地解決”的日本當局,企圖以“華北自治”的幌子,用溫柔一刀割取中國的胸膂。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的最后關頭,終于到來。于是,抗戰(zhàn)的方向,選擇了中國最為富庶的大上海,就在首都的門口爆發(fā)。因為,前面是廣闊的大海,足以淹沒東洋列島,后面是無限的山川,足以將倭寇陷入持久戰(zhàn)的泥淖?;厥走@段歷史,不僅是悲壯。于是,我們看到了《八佰》開篇的那一幕,一隊步履蹣跚的農人,趕赴了陷落中的大上海。
   淞滬會戰(zhàn),是在全面抗戰(zhàn)開局,一場必須動員全國力量,卻注定打不贏的戰(zhàn)爭——“因為我們是弱國”,這是那個時代最基本的國情。在當時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的局面下,中國人民只能選擇赴湯蹈火,而又屢敗屢戰(zhàn),只能邊打邊撤,在空間中換取時間。當這隊農人出現(xiàn)到戰(zhàn)場,只剩下一片瓦礫,淞滬會戰(zhàn)以損失三十萬大軍為代價,讓日軍在這里暫時力竭。我們看到,這群剛剛還在一路灌輸軍人精神的農人,在倭寇面前不堪一擊,切瓜割草般被迅速擊潰。他們中的幸存者,逃過了倭寇的追殺和國軍的執(zhí)法,卻隨著潰兵被收容到了四行倉庫。陰差陽錯之間,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視窗,回望那個時代:讓我們仰視,讓我們悲傷,讓我們憤怒,讓我們屈辱。讓我們拷問自己的靈魂,尋找戰(zhàn)亂之中曾經的我們。
   四行倉庫,曾經是大上海幾家金融機構的聯(lián)合倉庫,民革前輩張治中將軍麾下八十八師的師部所在地。可以想見,這樣的建筑樓體堅固,利于防守。最為重要的是,它的背后就是租界,這次戰(zhàn)斗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讓中國人民的偉大抗爭,聚焦全世界的視線。在當時的國際格局中,日本民族雖然被綁上了侵略擴張的戰(zhàn)車,卻一時不敢向整個世界宣戰(zhàn)。諦視一場戰(zhàn)爭的走向,必然要展開國際格局的視野,不在一時一地。此時此地,倭寇的屠刀有所顧忌,而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的最高意義,在于為中國人民向全世界樹立起一面旗幟——戰(zhàn)爭只是剛剛開始,我們的意志不可動搖。
   戰(zhàn)斗伊始,當倭寇在上海之巔歡呼勝利,中國的國旗在國土上隕落,復仇的槍聲突然響起。一伙訓練有素的倭寇,以為只是掃蕩幾個散兵,一不小心把自己留在了鬼門關,淪為靖國神社的軍國主義冤魂。四行戰(zhàn)斗,從此開始。一排排日本海軍陸戰(zhàn)隊,無疑是倭寇精銳中的刀鋒,即將向四行倉庫發(fā)起進攻??吹竭@里,我的心不由一顫——我們的守軍,誠然是精銳的中央軍德械八十八師一部分,但經過三個月來的慘烈戰(zhàn)斗,兵員已經多次補充,一旅孤軍與群狼相爭,弟兄們能扛得住嗎?然而淞滬會戰(zhàn)最后一戰(zhàn)的重任,落在了威武不屈、深明大義的謝晉元將軍肩上。將軍出身黃埔四期,一路參加北伐、抗戰(zhàn),是一位久經沙場、足智多謀的將領。正是這一代中國軍人,以其粉身碎骨,成為拯救民族危亡的中流砥柱。
   倭寇的再次進攻,從使用毒氣彈開始。在戰(zhàn)場上,不惜用虐殺戰(zhàn)俘的手段,恫嚇守軍放下武器。在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中,是否存在這些歷史細節(ji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揭露了侵華戰(zhàn)爭期間倭寇真實的面目——窮兇極惡,罔顧公理??吹竭@段熟悉的歷史,我已經不再憤怒,卻不由悲憫倭寇的怯懦與末路的悲哀——你們就這么怕嗎?就這樣懼怕中國人民群起反抗,如此急于解決“中國事變”嗎?當你們的“王道樂土”喪失人性的時候,還能被文明世界容納的下嗎?既然你們同樣是中國文化的學生,數十年間涌現(xiàn)了不少軍事家、思想家,便不應忘記老子對人類的教導:“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前圣往哲,早已為人類開了天眼,可憐瘋狂的人們目迷塵沙。
   然而倭寇所以敢于逞兇,在于當我們民族生病的時候,他們確實是強者。面對倭寇的飛機坦克,我們只有血肉筑起的長城。于是,最悲壯的一幕,在死生存亡之際上演,我們的戰(zhàn)士抱著炸彈在四行倉庫聳身跳下,與勢在必得的鬼子同歸于盡。一位位戰(zhàn)士繼續(xù)高喊著自己的家鄉(xiāng)和姓名,與母親永訣,回歸祖國大地的塵土。這一個個鮮活的姓名,曾經涌現(xiàn)在抗日戰(zhàn)爭各大戰(zhàn)場上,他們,便是其中的代表者。
   《八佰》創(chuàng)作技法的特別之處,在于善于采用對比的手法,在四行倉庫上架起了一面沉重的鏡子,折射了人性,還原了歷史的現(xiàn)場,而不僅是大喇叭里高亢的廣播。在倉庫內,不僅有舍身取義的勇士,也有精于小算盤的膽小鬼,麻木不仁的兵油子。倉庫之外,一河之隔,是燈紅酒綠的租界,再次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那邊是天堂,這里是地獄?!钡拇_,戰(zhàn)斗在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民,為子孫留下了祖宗的江山,卻與我們隔了一條河。
   和我們一樣,許多戰(zhàn)士在沒有成長為一名真正的軍人之前,可能從來沒有殺過一只雞。在處理日軍俘虜的時候,他們的手一樣會顫抖。那里面不乏頑冥不化的軍國主義分子,高喊著“天皇萬歲”的口號,不明不白的死去,而日俘中一張同樣年輕單純的臉,在死亡面前的恐懼,卻令人印象深刻。他們同樣只是普通民眾,為什么來到了中國?他們和我們一樣熱愛生活,為什么要打來打去?這個問題我們無法回答,只能交給日本人民自己去反思:你們的靖國神社里,究竟有幾個英靈,有多少冤魂?
   蘇州河的對岸,是外國租界,更是中國社會的縮影。國家危難之秋,碌碌之眾蠅蠅而生者,實繁有徒。富人照樣賭博,民眾照樣看戲,戰(zhàn)士救死扶傷不暇,私家依然大辦葬禮。那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在戰(zhàn)亂之中更能凸顯冷漠的面孔,依然悠閑的打著麻將,說東道西。就像那位出入中日西洋之間的戰(zhàn)地記者,唯一的立場,就是沒有立場。
   然而,民眾的抗日救亡運動同樣風起云涌,在戰(zhàn)爭的烽火中鼓舞淬煉。蕓蕓眾生,不僅有冷血動物,更有大愛無疆。他們可能只是一個戲劇演員,此刻正在為對岸的戰(zhàn)士演繹“浩氣長存”;他們可能只是一個出沒賭場的闊少,此刻已經激發(fā)起不可阻擋的愛國熱情。民眾就是民眾,擁有無窮的力量,是基業(yè)成敗的關鍵,只是需要組織起來、動員起來。此后歷史的進程,一如孫中山先生最后的囑托:“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lián)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br />   楊惠敏,一個今日應當在父母面前撒嬌的女孩兒,一時成為引領中國戰(zhàn)士沖鋒的自由女神。當神圣的國旗,裹在少女圣潔的胴體上,透露出一個婀娜的背影。那一刻,有多少男人的心靈在震顫?我們的背后,是我們的家園和女人,我們還有茍且活下去的理由嗎?這場追問,化作男人和男孩間一句淡淡的話語:“她香嗎?”
   這個世界,只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世界。男人的世界里,不可能不談論女人。老兵油子與死士的對話,也從女人身上展開。隨著最后時刻的到來,那位粗野而又勇毅的老兵,掛著若有所思的微笑:“真好,下輩子,俺也要嘗嘗這滋味”。然而那個時代,無數年輕的中國戰(zhàn)士,還沒享受過性天中的樂趣,卻已化作了塵土。他們唯一享受過的,也許只是一包香煙:“煙是我的命啊!”
   隨著國旗的升起,劇情進入了高潮。當我們的戰(zhàn)士為護旗而前赴后繼,我曾經疑惑,為什么為了升一面旗犧牲這么多的戰(zhàn)士?只要完成任務,我們有必要付出這么多犧牲嗎?可是,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戰(zhàn)場上,四行倉庫的偉大意義,正在于豎起了一面旗:一面愛國主義的旗,一面抗戰(zhàn)精神的旗,一面威武不屈的旗!于是,一匹白色的戰(zhàn)馬,穿越于劇情之間,與卑微的鼠相映成趣。當歷盡戰(zhàn)火,圣潔的白馬染滿了血跡,依舊在戰(zhàn)場上奔騰。在中國文化中,關于駿馬,晉代高僧支道林,曾有一段著名的公案:“貧道愛其神駿”。白色的戰(zhàn)馬,是神駿的力量,也就是抗戰(zhàn)精神的象征,在抗戰(zhàn)的烈火中涅槃重生!
   一部《八佰》,在光榮而慘烈的撤退中落幕。四行倉庫沒有成為戰(zhàn)士們的墳墓,卻終將成為日本侵略者的地獄之門。四年之后,陷入中國戰(zhàn)場不能自拔的倭寇,悍然發(fā)動了太平洋戰(zhàn)爭,向整個文明世界宣戰(zhàn),他們終于抓走了被扣留于租界的戰(zhàn)士們。在謝晉元將軍身后,終于以同歸于盡的方式,完成了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完成了抗戰(zhàn)大棋局上的最高使命。
   戰(zhàn)爭已經結束,歷史從未走遠。一匹白色的戰(zhàn)馬,是留給我們民族精神最好的禮物——沒有斗爭,沒有精神,就沒有和平美好的家園。
  

共 4142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抗日戰(zhàn)爭是慘烈的,也是犧牲巨大的。在八年的抗戰(zhàn)中,無數的中華好兒女浴血沙場,為國捐軀,鑄就戰(zhàn)魂與英魂。正是這一個個先烈們前赴后繼的不斷犧牲,才讓當時羸弱的中國終于熬過抗戰(zhàn)這口長氣,贏得了最后的勝利,讓侵略者日本小國曾吞進去的東西全部都吐了出來。上海淞滬會戰(zhàn)中的四行倉庫之戰(zhàn)是中國八年抗日諸多戰(zhàn)爭中的一場并不是很大的戰(zhàn)斗,但卻是整個中華民族抗戰(zhàn)中不屈戰(zhàn)魂與英魂的一個縮影與典型代表,它代表了中華民族抵御外族侵略時的堅韌與不屈之靈魂。作者不但回顧和縱觀了中國的整個抗戰(zhàn)歷史同時也對八佰這部電影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進行了剖視和解讀,便于讀者與觀影者更好的理解與欣賞八佰這部史詩大劇。文章觀點鮮明,愛憎分明,情感充沛。讓讀者的心與血亦為之彭拜沸騰。全文語句凝練,生動形象,充滿正能量。感動讀者。落筆有力,精彩紛呈,是難得的好作品。佳作欣賞,問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推薦閱讀?!揪庉嫞红o夜霜】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飛瀑流云        2020-09-17 13:27:21
  欣賞佳作,期待精彩繼續(xù),問好作者。
飛瀑流云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