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時光】與父親同行(散文)
屈指算來,做父親的女兒也不過三十一年一個月十六天,而和他共同生活的時間只有十六年,剩下的十五年只有寒暑假才能見面。上學期間的假期還能保證回家;出嫁后,假期要么回老公家,要么參加單位培訓,回家的日子所剩無幾。
就是回家了,不是和母親鉆進廚房做飯,就是和弟弟妹妹一起諞閑傳,留給父親的時間少之又少。除非他有事要和我交流,或我有事要和他商量,我們才會單獨聊一會。
父親離世后,我一次次地回憶我們共同做過的事情,除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留下的回憶太少了,與他同行的次數(shù)更是寥寥。
那個暑假,我被一所師范院校錄取,不知中間出了什么岔子,一直沒有接到通知。體檢結束前一天,班主任強老師來我家了,和他一同來的,還有那遲到的通知書。臨走時,他特意叮嚀:“明天是最后一天,千萬不能耽擱!”
第二天早飯后,我和父親上路了。
我們村子到縣城有兩條路:一條大路,一條小路;大路在與鄰村交界處,有從旬邑下來的過路班車,沒有準點;小路走通神溝,翻過溝,越過西梁村,就到了縣道。
我們選擇走小路,通神溝就在村東,不需繞行,節(jié)省時間,也不用買票。下坡時,父親用自行車載我,拐了幾個彎就到溝底。過河后,沿西梁村的坡道上原。父親推著車子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這坡都是大彎,三四里的路程,用不了多長時間。但是上坡路費勁,父親一路走得也急,快上原的時候,我大汗淋漓,氣喘吁吁,跟不上了??匆娺@種情形,父親讓我拽著自行車后座。這樣,省力些。
上原后,我坐在溝畔歇了一會,父親也把車子撐在樹陰下等我。他頭上的草帽新絢、干凈,那是母親親手編織的,純粹的麥稈黃。白色襯衫被風微微掀起,下擺隨風后飄。父親人本清瘦,身材頎長。站在那里,簡直像畫中人,氣質被襯得格外儒雅。再加上遇到喜事,精神抖擻,感覺與平時一點都不一樣。
當時,我理解了從書上學到的一個句子:人逢喜事精神爽??上М敃r沒有相機,沒有留下那一幕。
車子撐好,他一看表說:“今天咱走得很快,翻溝用了不到半小時?!边@個路,平時我走的少,也不知道得用多長時間,我只發(fā)現(xiàn),父親說話的時候,眉眼里都透著喜悅。全校幾百人只錄取了兩個學生,其中一個就是他女兒,他能不高興嗎?
到縣城后,我們在招辦領了體檢表,去縣醫(yī)院體檢。
趁著我排隊,父親出去了。他說是出去轉轉,我知道他去找我姑姑。姑姑在銀行上班,而銀行就在醫(yī)院對門。這個好消息知道的人很少,他要親自告訴自己堂姐。
我們比別人接到通知晚,當天要完成所有體檢項目,就馬不停蹄地跑過來趕過去。好在姑姑在這里熟門熟路,體檢進行得很順利。
體檢結束后,姑姑先回家,我和父親去住院部看了我二舅,他當時在縣醫(yī)院做闌尾炎手術。進了病房,舅舅的手術線還沒拆,他正躺著。父親和舅舅聊了會病情,我們就去姑姑家。
到姑家,父親和姑姑商量著報什么專業(yè)。其實也沒有啥商量的,能選的就兩個,要么學醫(yī),要么上師范。
那天體檢時,在醫(yī)院走了幾趟,特別不習慣各種藥水的味道。去了舅舅的病房之后,那濃烈的藥水味刺激得一陣一陣泛惡心。所以,我態(tài)度很堅定,不學醫(yī)。父親也沒有說啥,姑姑還是希望我能學醫(yī),說將來可以進縣醫(yī)院,做教師就有可能分到農(nóng)村去。我是農(nóng)村長大的,也沒有那么怕農(nóng)村,反倒怕醫(yī)院的藥水味。父親當然聽他女兒的,女兒不喜歡的事情他也不喜歡。
確定好專業(yè)之后,填了志愿,我們就回家了。
一進村,聽到的全是祝賀,看到的皆是笑臉。八十年代初期,升學率很低,有人考上就是全村的喜訊。對于父親來說,女兒能考中更是給他苦澀生活帶來一抹光亮。那些天,他臉上蕩漾著的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大的幸福。
開學臨近,父親就開始打聽我上學的線路。他要親自送我上學。這就有機會和父親又一次同行。
那時候,幾乎天天家里有人來串門,他們的話題離不開我上學的事情,有些規(guī)劃路線,有些講述出門注意事項。對于久居鄉(xiāng)村的人來說,出遠門真是一件大事情。每次叔叔伯伯走后,父親都要把他們提供的信息記在紙上,生怕將來出門有差錯。
開學前兩天,父親和我坐班車去報道。
我清楚地記得,安頓好學校的事情,他回家時,把身上的錢全給了我,只給自己留下回去的路費。我說少給我留點,學校管吃管住,一個月的生活費我們女生吃不完,他還是沒有聽我的話,留下身上所有錢。臨走前他還叮嚀:“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多點錢多點保證。家里有我和你媽,你不用管。”我知道,他說這話純粹是敷衍我,臨行前,媽媽已經(jīng)把所有的錢都給我們了,連剛賣的雞蛋錢都沒有留。
那時的我們處在混沌懵懂的年齡,根本不懂得離別意味著什么。送他們到車站后,盼著班車早點來,我們早點回去做自己的事。
“你不知道,你同學的父親上車后都哭了!”寒假回家后,父親對我說。“有啥哭的呢?娃念書呢又不是不回去了!”我傻傻地說。
“瓜娃,你不知道,他說給娃留的錢太少了,心里難受?!甭犃诉@話,我沒有吭聲。但在那時,我多少能理解父親說話的心情。
多年以后,我有了孩子,偶爾想起那件事,也更深地理解了父親的話。可是,我們已經(jīng)陰陽相隔,再也沒有辦法交流了。
第一個工作單位離家三十多里路。上班第一天,依然是父親騎車送我。
那時,我剛學會騎自行車,不會控制車速,一路狂奔,把父親扔在后面。
到了單位后,他找到校長,先給人家發(fā)煙,順手把一盒煙放在校長辦公桌上,趁著說話的時候,給人家反復強調(diào)他女兒才畢業(yè),啥都不懂,要校長多多照顧。
我當時暗想:人家校長怎么會聽你的話,像你一樣對你的女兒。心里埋怨他說話啰嗦,不懂人情世故,可他還是一個勁地給校長囑咐。
安頓好住處后,他不知道從哪里打聽到這里有個老師跟我七爺是親戚,他找到老師辦公室,托付他照顧我。臨走時,還帶著我去見他。那老師面冷,話少,整個見面過程都是他一個人說話,說來說去就是一個主題,幫他照顧好女兒。
時隔多年,我和母親聊起這個話題,我媽說:“瓜女子,每次送走你,你父親回來都睡不著覺,就怕你在外面吃虧受氣。給別人交待可能沒有多少作用,可是不交待,他心里放不下??!”說實話,每次一同出行時,我也許看不慣他的一些行為,但是,有他在身邊,我心里踏實很多。
后來,我的人生中有了重要的一次真正的遠行,即丟開體制,到小城工作。新單位的編制暫時上不了,還被舊單位拉黑了,這種斷了風箏似的生活過了好幾年。忐忑不安的時候,想起老父親,如果他還在,一定會給我一些安慰,可是我再也無福享受來自父親的那份關愛了。人的一生,能與父親同行的機會確實有限啊!
與父親同行,喜悅有人共享;與父親同行,方向有人把握;與父親同行,風雨有人遮擋。能與父親同行,是做兒女的最大幸福。
僅以此文獻給離開我們二十多年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