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女攝影師軼事(散文)
2019年10月中旬,火箭炮十連的老兵在南寧舉辦參戰(zhàn)四十周年的紀念活動。出席這次活動的有我們原164師的領導褚政委,還有我們團的領導楊副團長、蔡副團長和梁副政委,而老梁則是從M國應邀回來參加國慶觀禮后,再來參加戰(zhàn)友聚會的。
十連的這次活動,經過其組委會的精心策劃和安排,真可謂是盛況空前。
在這次活動首次的晚宴上,在戰(zhàn)友們頻頻的相握、擁抱和舉杯的時候,一個被稱“二姐”的人,一直在人群中間穿梭著進行拍照。當晚,我們就發(fā)現,在十連的微信群里,就有了幾輯圖像清晰的視頻在傳播。
一位附和老兵聚會的靚姐,她是何許人也?
次日,活動方安排了兩輛大巴車,搭載著這些老戰(zhàn)士們往部隊戰(zhàn)前的駐地——寧明縣亭亮等處故地重游。在車上,我與“二姐”坐得很近,通過交流才知道,原來這位擅長視頻制作的“二姐”叫嚴芝云,她是地地道道的亭亮人。1979年部隊到來時,她剛滿18歲,因為當年高考差兩分落榜,就回到自家開的照相館做事。而她與部隊的交往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在我們閑聊和說話之間,大巴剛好進入了亭亮街道,在經過一個老街的鋪面時,“二姐”告訴我,這里就是他家原來照相館的舊址。我隨即問她,那年我們連隊的戰(zhàn)士戰(zhàn)前照遺像,來了一個拿相機的女孩,難道——?我還未說完,她哎了一聲說:那肯定是我!因為那時我家是亭亮唯一的照相館,而每個連隊的照片,都是我去拍的。我說應該感謝她,她說為自己的親人服務,是應該的。況且當年她還想去當兵呢,只是部隊不招女兵。
然而,這個對部隊充滿憧憬的女孩,有一天她在忙活的時候,公社武裝部韋副部長來到照相館找她,說是有一個特殊任務要交給她,問她能不能去完成?她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之后才知道,原來她的任務是跟隨作戰(zhàn)部隊到前沿去當拍攝記者。于是,她作了簡單的準備,帶了一部“海鷗”相機,到武裝部報到。在領了一支槍后,就跟著兩名部隊干部(一位(陳)隊長、一位排長)出發(fā)了。
他們經過憑祥出友誼關,跟隨部隊進入了進攻出發(fā)陣地。當日在陣地上,部隊又給她配發(fā)了一部全新的“135”照相機。
戰(zhàn)斗打響之后,她就一直跟隨部隊前進。由于戰(zhàn)士們的勇敢深深感動了她,她也無所畏懼地向前沖,用她的特殊的武器,去記錄驚天動地的瞬間。在部隊進攻同登的時候,由于敵人的工事很堅固,戰(zhàn)斗打得很艱苦,她也拍過很多感人的畫面。不過她說:最遺憾的是所有的底片都上交保管,她自己的作品沒有留下一張來作為歲月的紀念。
由于同登在法占期間建了很多堅固工事,戰(zhàn)斗打得非常激烈,我方的陣地也常常遭到了敵人的炮擊。雖然她身邊兩位厲害的軍人在保衛(wèi)著她,但炮火連天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讓她承受著莫大的考驗。那時候的她,可以說是吃無定頓,有時肚子餓了,便干咽壓縮餅干充饑。而令她沒齒難忘的,則是有一天,她拍完了一組照片,在返回陣地的山坡上,突然遭到敵人的炮擊,好在跟隨她的排長反應快,迅速拉她臥倒,并撲在她身上護著她。在一陣爆炸聲響過之后,他們都感到了氣浪的沖擊,但人卻安然無恙,他們幸運地避過了一劫?!岸恪庇芍缘卣f,這位勇敢而敏捷的排長,她從心里萬分感激他,永遠忘不了他!只是到現在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誰,人在何方?有生之年是否還有機會能見到他一面?我跟“二姐”說,俗語道:心誠則靈啊,說不定哪一天有篇標題為《女攝影師軼事》的小文一發(fā)表,或真的會發(fā)生夢想成真的一幕哩!這雖然似是一句無邊的笑談,卻也是我心中真誠的祈愿。
人與人之間的交談,有時是海闊天空的。我問“二姐”:你相信命運嗎?她毫不猶豫地說:相信!因為我的好些經歷似乎是冥冥中安排的。此時,她又給我講了一件往事。
那是1981年5月,由于越方不甘心在中越自衛(wèi)反擊作戰(zhàn)中的失敗,為了挽回面子,于是策劃了法卡山的爭奪戰(zhàn)。因法卡山是邊境上騎線的制高點,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當月5日戰(zhàn)斗一打響,法卡山的沖突就成為了新聞的熱點。戰(zhàn)斗激烈時,越方曾幾次組織過營級規(guī)模的進攻,并動用了重炮進行火力支援,雖然最終被我邊防部隊壓制和驅逐,但也給我方造成了不少的傷亡。此時,由于邊境形勢的緊張,地方人武部是要組織民兵去支前的。而組織一個政治可靠,勇敢機智的精干的小組,以保證前線的給養(yǎng)供應是當務之急。由于“二姐”之前的良好表現,于是又被挑選上了。他們的任務是每天給邊境線上的部隊送大米送肉菜。那時候的邊境,由于地域內人煙稀少,進出道路狹窄難行,只能開手扶拖拉機上去,他們連司機四人,每天白天出發(fā),晚上很晚才回來。有時候戰(zhàn)況不好時,部隊也就不讓他們下山,他們只好在山上住一兩天,小小的貓耳洞就成了她們的臨時居所。
支前這事,危險還是有的。記得有一次,他們送菜上山,還真碰到了幾個越南特工,對方試探著問他們干啥去?他們雖然也聽得出對方說壯話時帶著越南口音,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纏,于是“二姐”靈機一動,淡定地說是親戚結婚,出來幫忙買菜辦酒席。由于他們是本地人又講本地話,還有女流之輩隨行,因理由可信,或對方還有它圖,最后也匆匆地離開了。他們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給部隊做了匯報和提醒。而這一次,“二姐”遇事的鎮(zhèn)靜確實令人佩服。不過我跟她說,近年我也上過法卡山,參觀過首長視察過的坑道,只是好像那里都是荒山野嶺,沒看到有村莊?!岸恪眲t告訴我:法卡山邊上真有一個村子,名叫黎村,目前,它的邊境游已經火起來了。
我又不失時機的地問“二姐”,你去參加支前,家里人知道嗎?她說:由于有保密的要求,誰也沒有告訴。但可以想象得到,在那半個月的時間里,街頭巷尾已經有了戰(zhàn)爭的傳聞,其父親看到女兒天天早出晚歸,有時候一兩天也不回家,心里不踏實是肯定的,老問她去干啥?當然,她不能將實情告訴老爸,如果讓他知道了,一定是會很擔心的。于是,只好找了個跟姐妹們去看電影等的理由來敷衍他??磥?,做一個好女兒有時也是需要撒謊的。
與“二姐”交談,便知道她是一個重情感的人。幾十年的光陰流逝,她雖然沒有穿過軍裝,但她卻和軍人一樣,為邊境的和平安寧作過貢獻。并且在好多年的時光里,她都走進軍營,為那些“新兵蛋子”們提供影像服務。她早就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兵了。故此,每年清明節(jié)到來,她都要到“匠止”烈士陵園去,給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掃墓獻花,這是難能可貴的。也由于她照相技藝嫻熟,視頻制作到位,只要她知道老戰(zhàn)士們有活動,她就義務為他們提供拍照的影像制作,可以說,她已經把自己融入到這個群體之中了。我看過她做的視頻,很有欣賞價值和紀念價值。
而在“二姐”的相冊中,我欣喜地發(fā)現了她一張非常經典的舊照。照片中苗條的身材穿著樸素的服裝,氣定神閑的挎著一支沖鋒槍。那青春可人的樣子正是她當年風采的寫照。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自然讓你想起毛澤東《為女民兵題照》的詩句來:“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焙孟襁@首詩就是為她而寫的。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