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戀】重構藝術時空,塑造軍人形象(賞析) ——淺析短篇小說《班長》的藝術特色
張忠福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班長》,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現(xiàn)代軍人形象,表現(xiàn)了軍人忠誠、守信、擔當的高貴品質與大無畏精神,歌頌了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這部作品在全國著名的江山文學網上發(fā)表后,引起了文學編輯的密切關注,也得到了著名作家的高度贊揚。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小說情節(jié)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還來源于作家的想象、虛構和主觀創(chuàng)造。沒有虛構與創(chuàng)作,就沒有小說藝術。小說情節(jié)時空在作家的重構和改造下,以集中、新奇的形態(tài)來超越現(xiàn)實生活,形成強烈的審美刺激,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張忠福是一位正團職軍隊轉業(yè)干部,他有著豐富的生活積淀,有著取之不盡的創(chuàng)作源泉。他在23年從軍生涯中,于巴山蜀水間接觸過許許多多的基層官兵。他對基層官兵的工作和生活都很熟悉。他時時為這些平凡英雄的無私奉獻精神所感動。從小就熱愛文學的他早就有了創(chuàng)作的沖動,經過深思熟慮與反復打磨之后,推出了這部感人肺腑的短篇小說《班長》。作品中的主人公班長是一個典型人物,是廣大基層官兵的一個縮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動感人的文學藝術形象??梢哉f,人民軍隊許許多多的班長都可以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不僅為小說中的班長而感動,還為自己的軍人氣質而感動。
小說是通過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和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的具體描寫,用以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小說由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三要素構成。短篇小說由于篇幅的限制,藝術時空沒有長篇小說那么闊大。短篇小說的構思常常要通過重建新的藝術時空來機智地反映生活、表達主題?!栋嚅L》的作者為了以有限的篇幅生動、鮮活地刻劃軍人形象,選擇和提煉了一批高質量的寫人細節(jié)進行重構,使讀者可以根據這些軍人細節(jié)的動作內容和外在形態(tài)迅速了解人物的行為內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班長》總體上采用倒敘的方法,由主人公受傷躺在茅屋中央起筆,造成懸念,引起讀者興趣,然后“我”開始回憶。作者娓娓道來,講述“山火事件”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那年,“我”因家庭變故失學放棄了繼續(xù)讀書,參軍來到部隊所在大山溝,和哨所里6名戰(zhàn)友擔負著守衛(wèi)鐵路大橋的任務。
班長對“我”熱情友好,關懷備至,還幫“我”借回復習資料,鼓勵“我”來年報考警校。超期服役的班長,家有父母需要他回去照料,相戀多年的女友也等著他回去結婚,可他因為部隊需要,還是義無反顧地留了下來,繼續(xù)帶著戰(zhàn)友們守衛(wèi)大橋。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班長也有自己的苦惱。那天,他收到女友來信。女友說,你既然選擇了繼續(xù)留在部隊,那我就等不起你了。我要到南方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一刻,他心亂如麻,下哨回來的路上,班長讓我先回。他卻走到鐵路護坡上一支接一支吸煙,想以此排解心中的郁悶。一包煙吸完了,地上留下了一堆煙蒂。他站起來,踩了兩腳,便回了哨所。真是無巧不成書。恰恰那天發(fā)生了山火。聽到“起山火啦”的呼叫聲后,他幾個箭步就沖上鐵路,從最旺的那片火勢,他已經清楚地知道禍因就是他留下的那堆煙蒂。
盡管經森林消防部門基本認定這場山火是列車上的乘客不慎扔到窗外的煙頭引起的??砂嚅L不這樣認為,他主動向調查人員匯報,說山火是他引發(fā)的,表示愿意承擔一切責任。
作者為了突出表現(xiàn)班長勇于承擔責任的精神,運用正面延宕的寫人技巧,選擇和提煉了班長吸煙解悶和發(fā)生山火兩個有關聯(lián)的細節(jié),用這兩個同質異形的材料去反復描述,收到了強烈渲染典型人物優(yōu)秀品質的藝術效果。
山火發(fā)生后,愧疚、悔恨一直折磨著班長的內心。班長許下諾言“會給村民一個交代”。于是,他退伍回家將父母孝敬至“百年歸山”后不久,帶著贖罪的心情又回到大山溝來了,并找到村鎮(zhèn)領導四處協(xié)調,在那片光禿禿的大山溝里搭建了幾間茅屋住了下來;再后來,班長又四處收集了一些松樹、銀杏、雪松等苗木種子,在茅屋前后開墾出了幾畝坡地,開始建苗圃、育樹苗了。班長下決心要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余生,還村民們一片青山!
班長在戰(zhàn)友們的協(xié)助下,將苗圃里能栽的樹苗都栽到了山上,幾百畝的山坡從此種下了班長的期望。此后,大家每一個周末都和他一起上山給小樹苗修枝、培土、澆水;秋天,又和班長一起到山上采集種子,培育新樹苗。有的戰(zhàn)友還主動從家鄉(xiāng)買了些適合山溝種植的臍橙、脆桃、紅李等十多種果樹苗寄過來,分類分片種植在山上。經過三年多努力,那片當年被燒得光禿禿的山溝又重新披上了嫩綠的新裝。
班長不僅實現(xiàn)了“還村民們一片青山”的愿望,還給村民們種下了滿坡的“搖錢樹”,單那近百畝果園,一年就能給村民們帶來好幾百萬收入;他種植的那些銀杏、桂花、雪松等名貴苗木,更是“香餑餑”,幾乎每天都有人開車去找他,希望班長能賣給他們一些,讓他們運到城里再轉賣給環(huán)境綠化整治、城市景觀改造的相關部門或房地產商打造高端樓盤,聽說有些樹形好的,一顆都能賣幾千上萬,但班長硬是一顆也不賣。
為了塑造班長的軍人形象,小說反復描述他不顧一切地沖進火海拼命撲打,可無情的山火還是把他的一切努力化為灰燼,使他多處受傷,那張臉完全被燒成了玉米粑粑,落得個終身殘疾,看著既嚇人,更揪心的情景。當班長“還村民們一片青山”的心愿變?yōu)楝F(xiàn)實的時候,鎮(zhèn)長的胞弟一家都很喜歡班長,就請鎮(zhèn)長前來說親,想把胞弟的獨生女兒嫁給他,但被班長婉言謝絕了。因為班長總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他考慮到姑娘的感受。他說:“單我這張臉就夠‘嚇人’的了,怎么還能再害人家姑娘跟我來擔這份‘罪’?”故事講到這里,一個“真男人”的形象,一個能換位思考,替他人著想的人物鮮活生動地出現(xiàn)在讀者眼前,使人的心靈受到震撼。
為了將班長的故事敘述得波瀾起伏、曲折動人,作者在處理“山火事件”有關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時,并不是按照現(xiàn)實生活的原有形態(tài)排列組合,而是根據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審美理想加以重新結構。作品以班長“超期服役”、“吸煙解悶”、“引發(fā)山火”、“火中受傷”、“植樹贖罪”為明線,穿插班長“熱情待人”、“助人為樂”、“謝絕說親”為暗線,編織了一個感人至深震撼心靈的故事,塑造了一個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附:【風戀】班長(小說)
http://articlesread.com/article-964057.html
(作者為著名文學評論家)
感謝劉老師的精心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