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秋熟的日子(散文)
一
秋,一個斑斕而又清冷的時節(jié),秋天的碩果、秋天的色彩都是文人的鐘愛,人們在這個季節(jié)收獲春的希望,沉淀夏的浮躁,思考那些宇宙的、哲學的、人生的課題。
秋天不僅僅是自然意義上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文化符號。如果沒有了秋天,古典文學可能會失去很多美好的意境和詩意。
古人的詩詞中常含寒風蕭瑟,樹木凋零的悲秋之景,但是,在這份蕭索之下,我們也應該看到秋蘊含的那份淡定從容、波瀾不驚。秋風不似春花那般嬌媚,不如夏日那般熱情,也不像冬雪那樣冰冷,但不可否認的是,她始終保有一份純熟、溫和、穩(wěn)重。她在四時的變換之中,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色調(diào);給我們帶來了期待與深沉,即使這份美好中帶著些許寒意與凄涼,但至少她曾經(jīng)明艷、繁華過。
像秋天一樣生活,畢竟秋天是或多或少都有收獲的季節(jié)。我心里的秋天,不只是那跋山涉水,穿越千里萬里送來的秋風,還是漫山遍野的一抹抹秋色,也是那藏在收獲喜悅之中熟透的秋實。
二
天,總算涼了下來,空氣里已完完全全有了秋天的味道,人也終于能夠長舒一口氣了,享受這能通體的清涼。
秋天的早晨真愜意。明媚的秋陽下,小城漸漸醒來,小區(qū)門前的一只花貓伸了個長長的懶腰。早上起來,煮白粥一鍋,聽鳥鳴一陣。這個周末總算沒什么聚餐及要事需辦,慢條斯理地喝粥兩碗,就去菜場買菜。
秋熟的日子,有香有色,有甜有暖。菜市場里最宜看的是五顏六色的蔬菜,還有鮮嫩欲滴的瓜果。
剛采來的新鮮菱角浸在盛水的大盆里,菱角粉紅,角尖如針。也許是受到《紅樓夢》中香菱的影響,一聽到這“菱”字就想到俏生生的江南女子。
菱角生于水中,藏身于菱葉之下。過去,每逢菱角采收的季節(jié),一只只橢圓形的菱桶便在菱塘中穿梭,采菱女匍匐采菱,勞作時菱歌不斷,成為水鄉(xiāng)一景。采菱是一件辛苦的勞作,菱桶慢慢在水上行走,采菱女輕輕從水里撈起菱葉,挑選成熟的菱角摘取,之后,小心翼翼地又把菱莖重新放回水中,動作必須連貫平穩(wěn),一氣呵成。同時也要小心菱角刺手。一些新手常常采不到幾顆菱角,手指就被扎出了鮮血。
新鮮的菱角,水紅色的表皮,能當水果。掰開外殼生吃,鮮潤水嫩,脆生生的,微妙的甜里有點淡淡的澀味,帶著水靈靈的氣息。
洗凈后在飯鍋蒸熟,不用任何調(diào)料,吃起來面面的,自有一股甘甜,滋味不比板栗肉差。
排骨燉菱角也是一道應節(jié)美食,水嫩的菱角被排骨滋潤得鮮香而軟糯,口感不膩也不淡,每年的食菱季節(jié),自然而然就想吃。
應時之物,謂之時鮮。任何食材都有其最適合食用的時節(jié),佳期錯過,美之精華也就掉價不少。簡言之,食物嘗鮮趁早。
三
擅寫美食的汪曾祺曾說過:“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吃的?!贝丝?,與秋收有關的撿番薯畫面又生動地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那個饑餓的時代,番薯可是個寶,生產(chǎn)隊挖番薯一般都趕在“霜降”前。待社員們收工走后,放學回家的孩子們放下書包,就操起鋤頭,拎著畚箕、竹籃,三五成群地到番薯地里去撿番薯了。
撿番薯就是用鋤頭在社員們挖過的番薯地里重新再翻挖一遍,尋找可能漏挖的番薯,因為社員挖過番薯后,總還有遺漏的。撿番薯是一種力氣活,要仔細地找,使勁地挖,這樣一來,幾乎每行每壟、角角落落都要挖地三尺,翻個底朝天,就像找尋寶物一樣,仔細找出地里剩下的番薯來。
撿番薯的吸引力不在于成果如何,重要的是氛圍熱烈。年少時,很愿意跟在鄰居家成哥后面跑前跑后去撿番薯,我們選擇的是剛剛收完番薯還沒有被大家翻挖過的地塊。我們主要針對的目標:一類是主秧所結(jié)的大番薯,收獲時被漏挖了,這樣就有可能收獲一個完完整整的大番薯。也有的是被社員鋤頭刨剩下的番薯,這樣挖下去,就可能收獲一小半或大半個番薯。另一類則是番薯秧在不斷蔓生延長的過程中,在番薯地旁邊結(jié)下的-些個小番薯。
撿番薯的時候,還經(jīng)常不忘去挖老鼠洞。我們挖的是番薯地旁邊,老鼠事先偷藏在洞穴里的番薯。這些番薯一旦被發(fā)現(xiàn),一個也不剩統(tǒng)統(tǒng)沒收。真是“人在家中坐,禍中天上降”,鼠洞被挖開后,洞里的老鼠們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驚恐萬狀,奪命而逃。出洞老鼠,人人喊打,伙伴們爭先恐后,殺聲震天動地。當然,跑得快的鼠輩僥幸保住了一條小命,也有倒霉的老鼠,不但丟了口糧,還把性命也搭上了。
撿番薯的趣味給我們平淡的少年時光,增添了不少快樂,幾鋤頭下去,要是挖到一個番薯,真的好高興噢。萬一挖到一個稍大一點的番薯,還會大呼小叫歡跳起來。有時番薯被挖破或攔腰截斷,便后悔不迭,心里感到特別可惜。
撿番薯時多時少,但收獲總歸是有的。撿完番薯,煨番薯吃是最開心的一件事。在地里搗騰的差不多,畚箕里有了不錯的戰(zhàn)績,此時,胳膊與腰腿有些累酸累疼了,肚子也開始唱空城計了,成哥就會指揮著我去周圍找些干柴枯枝,然后他就選個避風的地方挖個坑,用碎石斷磚壘起一個簡易灶臺來,選幾個長相比較好看的小番薯開始煨烤。
二十分鐘左右,用小樹棍扒去番薯上面的炭灰沙土,再把黑黢黢的番薯挖出來,不顧番薯燙手,剝開番薯,一陣陣香噴噴的薯香便撲鼻而來。咬一口,又粉又綿的番薯,香甜綿軟,真是人間美味。
有天,燒烤番薯的時候,找來的柴火半干半濕,好不容易點著火后濃煙嗆人,嗆得成哥眼淚鼻涕直流,最后我與成哥吃的是半生不熟的番薯。晚上睡覺,肚子里脹鼓鼓的,全是氣體,放了一夜的屁。
第二天早上,父親見到我就對母親說,這小鬼頭整夜放屁,昨天肯定吃了不少沒熟的番薯,說完就哈哈大笑起來。
四
等風起,寫秋意,耕耘有時,收獲將至。秋熟的日子,飽滿而豐碩,我似乎參與了果實從青澀到成熟的整個過程,回味悠長。
晚飯后是要去老媽家的,實在是自己有太多的事需要去做,一周也只能抽出一點時間去是看望她。我知道老媽是期望我們?nèi)タ此?,也期望我們能多多和她說說話,只是我們都說忙,老媽失落間也不好說什么。每次我去的時候,進門要換的拖鞋,她早就擺端正了,每次我要走的時候,老媽都拉著我的手說,這么快就走了,有些依依難舍的樣子,每次說話也是意猶未盡,舍不得就此結(jié)束。哎,大概人老了,特別是父親離世后,她越發(fā)怕一個人的孤單和寂寞吧。
我們這個年齡其實也還好,也還是更喜歡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并不愿意整天的熱鬧和忙亂。當然,我們嫌寂寞了,覺得冷清了,可以呼朋引伴來喝酒聊天聚一聚,可以打點行囊,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而老媽這樣的老人們,足不出戶,唯一的期望就是子女回家的消息。所以老媽常常會說:年紀大了,沒用了,成負擔了。我不喜歡老媽說這樣的話,總覺得老媽的情緒有點負面,想不開。只不過,我想,我大概還沒到老媽那樣的歲數(shù),沒到那樣的階段,就不可能體會她彼時彼刻的心情。
從老媽家出來,感覺有點清涼。仰望頭頂,月亮出來了,那輪月亮,清新、嫵媚,干凈透明得像一片羽毛。她離大地,離房舍,離我們是那么近,這還是我兒時的月亮,村莊呢?空氣中浸潤著秋花淡淡的香味,腳邊草叢中秋蟲唧唧地吟唱,忽輕忽響,忽遠忽近,秋之夜是如此沉靜、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