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丹楓詩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楓】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散文)

編輯推薦 【丹楓】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散文)


作者:蒲萍 童生,566.8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373發(fā)表時間:2023-01-23 17:18:10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


   今天是二0二二年十二月中旬的十八日,辭舊迎新。廈門疫情閉關鎖城,也嘗試過幾次,也要民心所向,共赴國難,更有成效。疫情猛如虎,廈門的職能部門,一次次地檢測核酸,不自覺的人,總是我行我素,成效參半。
   廈門的疫情又上去了,中陽了,人心彷徨,廈門各大學學生放假了,紛紛回到了廈門,互相走動,疫情源頭,相互感染。
   新年伊始,人源流動,超市百貨,朋友間相聚,疫情象傳染病,在肆虐著,多可怕。
   薇薇是杭州師大,同學是北京的江蘇的,帶著疫情回到廈門,互相問候,又中陽了。
   廈門人們知道了疫情嚴重性,在街面上都戴上了口罩的人群。老人、小孩、男女都戴口罩,少有人在街面上走動。
   廈門疫情三年來為國為民,為民赤子之心,核酸檢測,總會盡一點綿薄之力,社會就有這些熱心人,祖國、社會能興盛發(fā)展,我一個筆者,讓人感動。
   廈門的疫情,近個月來,有點肆虐,視疫似虎,平的公司中陽的有好幾個,小女一家,視我為保護對象,叫我戴口罩,不準上街,隔離在書齋。
   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三日,星期五,家人開個家庭聚會。我年歲大了,容易感染,下午兩點女婿開車,小女照顧我,送我上十里藍山。很慶幸,小女學校放假了,三餐吃飯都要人關照。人老了多么無奈。
   十二月二十三日,臘月初一,寒冬臘月,高山叢嶺,特別寒冷。寒風凜冽,臉上都冷嗖嗖的。我看外面華氏表十度。寒冷的夜,很好睡。打開電熱器,一覺醒來,已到八點,太陽出來了,我嗽洗完,今早吃饅頭,地瓜、土豆。簡樸的一個早餐。
   我與小女在十里藍山,因廈門疫情委實嚴峻,帶上來的食物,很有限,不時要補充食物,山區(qū)鄉(xiāng)下市場食物還是便宜。地瓜一斤二元,白粿一條二元,雞蛋八元一斤,包菜更便宜,我認識值班保安老林,他都會幫你辦來。過年了,我送了一份年禮給他,表示感激。我還要住多久不知道,疫情解放了,我們才能下山回廈門。疫情沒有解放,我們在十里藍山繼續(xù)住下去。
   迎接二0二三年,在十里藍山過一個窘年。我穿著寒衣,基本一襲冬裝。我躑躅在天岳路,早晨太陽下帶一些寒風,空氣清鮮。十里藍山疫情好很多,大家都沒有戴口罩,沒有后顧之憂。
   年很快要到了,廈門的疫情緩和不了,廈門的年夜飯都會過得不暢快,難于相聚。我能否下山,還要家庭研究再行決定。
   十里藍山,地處長泰縣,六七百米海拔的高山,我的袖珍收音機,接收不到訊號。黛綠成蔭,櫛桎嵯峨的別墅群。我遠眺四外山巒,煙雨山鄉(xiāng),古山重也有百多戶人家,花都山幽靜,到夜間燈光燦爛,經(jīng)常游人不斷,是個長泰縣旅游景區(qū)。
   我一生承蒙軍旅,走向很多地方。有些地方為了生存而寄腳,有些羈絆寄存在異地他鄉(xiāng)。人老了,尋覓一個適合生存的地方,落地生根,著我人生第二故鄉(xiāng),落葉歸根吧。
   我出生于江西瑞金,三歲時,國難當頭,舊政權(quán)的腐敗新政權(quán)的誕生,戰(zhàn)火連綿,民不聊生。母親把我賣到武平縣巖前鎮(zhèn),一個山鄉(xiāng),這是生命寄羈。十六年后,我行走軍旅,東北長春市、西安、大連、吉林,二十年的時光,那時我一直意識吉林會成我第二故鄉(xiāng)。
   不如意之事,尋找適合生存條件,年歲大了,要成家立業(yè),入黨沒希望,一生當工人,東北姑娘不會要我,成不了家,耽擱不起,只好在探親之機,火車到福建沙縣青州紙廠車站,臨時停車,我下車貼上對換工作啟事?;侍觳回撚行娜?,工作對換真成功了,在廣義上來說,福建也是家鄉(xiāng),近很多了,應該好好工作求發(fā)展,年歲大了,不能虛度,支農(nóng)插秧、割禾曬谷子,除雜草……。
   班長是福州一帶人,到上級探聽我的來頭,說我有文化的人,應該多干活,好像有意為難我,讓我多干很多苦活、臟活。自己找的認了。我在東北,能得他人尊重,人真鬼迷心竅。
   一天工人們在閑聊,廠黨委書記不知道什么時候也在這里。突然有人問王書記:王書記,為什么不發(fā)展這老同志,他是轉(zhuǎn)業(yè)軍人。王書記說:他在東北工作幾十年,為什么不入黨,不了解他就不發(fā)展他入黨。我懂得了一頭老黃牛,干死累死也沒有奔頭。
   人們有一句行話,樹挪死、人挪活。我懂得了,人的后悔,既來之則安之。
   我盼期退休,離開這里,這里不適合生存。我離開福建時,年歲太小,不懂得人間世事。到懂了一切都晚了。
   福建沙縣人,人心不古,不好處,處處小心謹慎,做人很難。人老了,不去講過去,過去就算了,當它一陣風,一片云,一片秋天的落葉。人的坎坷,能鍛煉勁骨,練就志向。
   懂得什么樣人可擇處,怎樣的人不能處。珍惜貴人,遠離小人。人在社會場合,就如走江湖一樣。人生活在人間中,有一好沒二好,按哲理觀點,人生有點命運,有窮命之說。
   我退休后,平大學畢業(yè),下海經(jīng)商,碰到大氣候,鄧小平南巡,趁這個東風,平的外貿(mào)公司如魚得水。我來到廈門,幫平料理家務。平生意如日中天,紅火起來了。人就是這樣,失東墻補西墻,人為的事情,往往天不負人,這是個“福”。
   我來到廈門,也有三十年了,三十年的歲月,賦給良好的印象,它人性善良,容易相處,最根本尊敬他人,能體現(xiàn)當?shù)孛褡宓娜诵浴?br />   廈門是中國的二線城市,有四百多萬人,移民城市,中國各地精英都匯集在廈門,開拓廈門,建設廈門。一個城市的發(fā)展,繁榮昌盛,這就彰顯人品智慧,對事業(yè)的忠誠。
   廈門它有天然屏障,東海之濱,旅游景區(qū),鼓浪嶼、南菩陀、石室禪院、環(huán)島路,它有世界植物園之稱。氣候適人,人性和善,可以暢游,安全,沒有后顧之憂。
   這里可以稱它第二故鄉(xiāng),所以能稱故鄉(xiāng),是有條件的,地理、人性善良。
   我旅游了漳州、泉州、晉江、崇武,山山水水,它人民淳樸,與其相處,會給人感覺古樸民風。我在去的幾個地方都有寫散文,彰顯天俠地靈,民風厚實。泉州都有它文化歷史底蘊,所以帶一種厚實的古色古香。我崇尚歷史,崇尚人文,這也是民族的精神面貌。
   我這篇文筆有很大保留,有此稍等敘述,為我文筆負責,老年平安。有些如詩如歌,去敘述理解萬歲。
   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七日,星期二,二0二二年就要過去,還有二十多天,二0二三年到了。疫情是趨勢,還沒有“譜”,心有惶惶,不可終日。
   公司員工有好些“中”陽,女婿也“中”陽了,我與小女躲在十里藍山,躲開了一劫。
   薇薇從杭州師大放寒假返家,感染到了新冠,發(fā)高熱,躲在床,全靠父母全天候照料,家成了病源。
   公司生意疲軟,經(jīng)濟下滑,這可能成了廈門經(jīng)濟趨勢。上旬女婿開車送我們上十里藍山,沿途車窗往外眺望,商號店門有點冷落蕭條,街面行人冷落,可能生意不好做。我從短信看到超市、公司發(fā)出的短信,很多服務女生中陽,到超市的顧客“理解萬歲”。
   我最近收到思明區(qū)居委會給我一張紅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退伍軍人優(yōu)待證”。還沒有發(fā)揮它的效能,但國家感謝為國服務千萬軍人,我拿到手,感到沉甸甸地,有些溫暖??谷諔?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我拿到軍人優(yōu)待證,感到了欣慰,軍人對祖國的安全、和平有很重大意義。
   我是單親老人,無可奈何養(yǎng)育三個子女,又當?shù)之攱?。工人三班倒,吃盡辛苦,沒有人關心你,我的人生顛沛流離,我懂得人生似紙,張張薄,組織的關懷在哪里不知道,炎涼世事。我很需要錢,每個月三十多元,倒夜班,一個月下來,四十元。
   省吃儉用,父親子女四人吃飯,小女讀初中,兩個男孩讀高中。孩子勤奮刻苦,小女大學畢業(yè)當了老師,成了家,有了一個薇薇,考了師大,畢業(yè)后準備出國留學。
   小兒子平,大學畢業(yè),下海經(jīng)商,有一個七八十人的公司,有一愛女貝,留學美國讀研究生,我希望她回國為祖國服務。子女的前程,還要他們自己拿捏,自己做決定。
   長子有兩個兒子,妻畢業(yè)于集美大學,為人賢孝。有個滋潤的家,美滿安祥溫馨,這是我的福。
   人生有一好沒有二好,冷眼看人,這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我為人內(nèi)斂,不善交際,我一個工人,困苦交加,沒有人正眼看我一眼,一個人孤苦地養(yǎng)育子女,人生就象賭徒一樣,有些人,一副好牌洗亂了,賭輸了。有些人經(jīng)營著贏了。
   誰笑到最后,自有天論。人格上,應該平起平坐。今天你風光我落魄,明天我走陽光道你走獨木橋。
   我是過來的人,有些人為人厚實,有些人刁鉆古怪,可能是基因遺傳吧。
   廈門,我第二故鄉(xiāng),我愛您。廈門將是我的子子孫孫賴以生存的地方。
  
  

共 332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從這篇散文看,應該是一位將近耄耋之年的老人所寫,而且是一位熱愛文學的愛好者。他一生當過兵,復員后在一家廠子工作。作者一生為人內(nèi)斂,不善交際,困苦交加,一個人孤苦地養(yǎng)育子女,很不容易。退休后,由于子女爭氣,加之適逢改革開放,便乘上東風大顯身手,開公司,越做越大,如日中天,過上了幸福安康的幸福生活。這次疫情又一次席卷而來,為躲避疫情,兒女將他送到地處長泰縣,六七百米海拔的十里藍山。在這里,老人想起來一生往事,慨嘆一生的艱難,同時經(jīng)過認真分析和比較,對廈門這個第二故鄉(xiāng)大加贊賞。整篇文章語言質(zhì)樸,感情真摯,不論描寫、敘述,還是議論、抒情,都是情之所至,有感而發(fā)。佳作推薦,以饗大家?!揪庉?安子川】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安子川        2023-01-23 17:19:38
  感謝賜稿丹楓,問好作者,新年快樂,幸福安康!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