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芬芳】逝去的鄉(xiāng)音(隨筆)
十多年前,我看過一本《中國城市批判》,書中列舉了中國有特色的直轄市,省會城市以及淵源深厚的二、三線城市的文化內(nèi)涵和城市密碼。
當(dāng)時,我正陪著女兒在武漢上暑期的新東方,住在表妹為我們騰出的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里??照{(diào)吹出的習(xí)習(xí)涼風(fēng),隔絕了火爐城的烘熱,我手捧此書,悠然地翻看著。北京,西安,上?!灰豢催^,武漢進(jìn)入視野時,風(fēng)土人情,風(fēng)俗俚語,讀得我感同身受,一句“板板養(yǎng)的”漢罵,讓我忍俊不禁,噗嗤笑出了聲。
方言的韻味,腔調(diào),立時在耳邊縈繞,甚至眼前浮現(xiàn)出各種生動的表情包。
一
回到昆明后,我的語言又進(jìn)入到了普通話體系。曾有同事不解地問:“你為什么要說普通話呢?”她知道武漢有方言的,不是普通話序列。
我有些委屈,我也不愿說普通話呀,可我說漢腔,你能聽懂嗎?這不是為了交流的順暢,對人的基本尊重嘛!
就像昆明話,我剛開始也是聽不懂的。同事一起去游泳,坐在車?yán)锏奈鍌€人,四個是云南人。她們說呀講呀,我卻迷迷糊糊,有些無趣,感覺浪費了社交時間。沒有辦法,我開始看昆明電視臺的方言節(jié)目,漸漸的,能夠囫圇吞棗地明白一些話中意思。
有一次,為爭論一個事情,有人問:“我的打濕了怎么辦?”
打濕了?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她身上干干的呀,哪里見得一星半點的水珠。隨著言語、意境的深入,我才明白,所謂打濕,是遺失了,弄丟了??梢?,方言不是字面上那么簡單的意思。
在云南,如果有人說你“孔雀”,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別人在夸你美麗漂亮,飄飄然起來。一句“孔雀”,那是在嘲諷你顯擺,男人還這樣愛嘚瑟。因為動物世界里,雄性動物一般比雌性動物嫵媚,雌性孔雀短尾,畫扇一樣的孔雀開屏是雄性的專利。
“整哪樣?”
“咋個整?”這樣的問話,應(yīng)該能夠會過味來。
“可是子弟了。”明白是什么意思嗎?我們都知道子弟兵的含義,可這里的子弟,你絕對想不到,是在夸獎男子的帥氣,陽剛呢。
幾年下來,我雖然說不了一口昆明話,但他們話隨口出的俚語諺語,我基本不會云里霧里了。
二
俗話說,九歲的飲食習(xí)慣,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口味,難以改變。那么,一歲開始呀呀學(xué)語的方言,怎么可能輕易忘懷?不論走到天涯海角,鄉(xiāng)音,永遠(yuǎn)都是心底那份珍藏的溫柔。異地聽到鄉(xiāng)音,像是聽到了心儀的歌曲,我會情不自禁扭頭看看,我的老鄉(xiāng)是何等模樣?
那一年的除夕,我們在異國的郵輪上度過。年夜飯時,吃著吃著,聽到旁邊一桌傳來漢腔,那份親切,讓人有種“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激動,很快搭訕起來。原來那桌人就是武漢青山紅鋼城的,小夫妻倆在他國扎下來后,就接來了兩邊的父母,照看著他們的孫子外孫輩。
我們按照武漢的風(fēng)俗相互敬酒,雖在異國他鄉(xiāng),因為鄉(xiāng)情,自然的鄉(xiāng)音交流,讓這個春節(jié)平添情趣和溫馨。
大部分的春節(jié),我都和先生趕回老家和婆婆團(tuán)聚。記得那個春節(jié)特別寒冷,我們像在昆明一樣,晚飯后出去散步。黑燈瞎火的街市,凹凸不平的路面,先生拉住我的一只手放在他的荷包里。突然,先生“啊”的一聲,松開我的手,倒在地上,等我回過神來,我迅速抓住電單車騎手,扶起先生,召喚的士,驅(qū)車駛向中心醫(yī)院。
這家醫(yī)院,曾是我兒時住家的鄰居,里面大夫多是從各大醫(yī)學(xué)院分來,母親時常掛在嘴邊羨慕的口氣:“邵大夫,辛大夫……”滿城的荊州話,唯有這家醫(yī)院吳儂軟語式的普通話占據(jù)半壁江山,對文化人的欽佩,好像就是從這些開始。
可在這家醫(yī)院住了幾天后,才深深感到,此時已非彼時。說普通話的醫(yī)護(hù)人員根本沒有,說荊州方言的人都難碰到,橫行“天下”的全是天門話,松滋話。即使身處全市不可避開的生活必到的地方,都難以找到一點家鄉(xiāng)的味道。這時,才深深體味了“回不去的是故鄉(xiāng)”的真正含義。
三
今年清明,因為疫情的阻隔,對故去親人的思念洶涌澎湃,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我們開車徐徐前行,有朋友的城市,有心儀的景點,都會停下逗留,因此吃了重慶火鍋。我們提的“微辣”的要求,在被辣得窸窣之時,才被朋友破譯了道道——所謂“微辣”,就是圍著嘴巴辣,形象得在我們壞了腸胃,拉了肚子后,再也不敢接受朋友第二天的邀約了。
從重慶往下游走,進(jìn)入湖北地界,到了向往已久的恩施大峽谷。從小生活在平原的我,對山的敬畏幾乎是與生俱來。那一面狀似屏風(fēng)一樣的山脈,綿延數(shù)十公里。刀砍斧鑿的山峰少了一份秀麗,卻有男子漢的硬朗;山上沒有青枝綠葉,壁立的峰巒上,偶有一抹青苔一樣的綠,像是天上的明珠遺失在了人間,給褐色的山巒增添一份說不出的韻味。這份壯美,似一種無聲的語言,向我們訴說著人類亙古數(shù)以千萬年的蠻荒和滄桑。
更為神奇的是,在這座千仞壁立的山峰下面,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鑿出一條地縫。兩峰之間的狹長通道,行走其間,仿佛是如溶洞一樣的剖面圖,畫廊一樣展示開來,但見各式晶瑩的鐘乳石,各色形神兼?zhèn)涞膭游飻[式,人間神藥的靈芝造型,不用燈光襯托,在太陽光的折射里,自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
回到荊州掃墓,站在父母的墓前,心靈得以安寧;站在叔叔的墓前,祈禱他保佑嬸嬸和堂弟;站在二姐的墓前,希望她心安地過好那邊的日子,不再有塵世間的任何牽絆。
最后一站,來到武漢。從給父母掃墓見到姐姐姐夫的那一刻,我剝離普通話語系,開始尋找鄉(xiāng)音。在賓館都以普通話接待的荊州,我夸獎姐夫地道的荊州話,純正,好聽,鄉(xiāng)音的魅力盡現(xiàn)。
在武漢,我不想坐地鐵,就像武漢朋友說的,像個地老鼠鉆來鉆去。我直接打的,的士司機一口的漢腔,風(fēng)趣幽默,極大的慰籍了我的思鄉(xiāng)之情。
也是巧了,我坐了三次的士,三個的士司機都是曾經(jīng)的國企職工,紡織廠的,鍋爐廠的,鋼鐵廠的。
我記得上世紀(jì)80年代,的士司機是高收入人群,不想,現(xiàn)在并不盡如人意。我總是好奇,很關(guān)切地問:“收入還可以吧?”
“不好掙,網(wǎng)約車太多了,好多私家車也加入進(jìn)來?!?br />
“么辦咧?混口飯其(吃)?!?br />
“慢慢跑,餓不死,但是要起簍子就難了?!?br />
“起簍子”,懂嗎?我記得我曾經(jīng)的一個同事,很早辭掉體制內(nèi)工作,廣州進(jìn)貨賣起了服裝,隔壁辦公室的一人神秘兮兮地告訴我:“知道嗎?xx起婁子了?!蹦菚r,掙到錢是一件特別有面子又很光榮的事。
起簍子,也形象。武漢的水域面積是全國城市之最,摸魚撈蝦是打牙祭的最好佐餐,一簍子的撈上來,那份驚喜,不就是掙到錢了?
所以,聽到的士司機的一聲“起簍子”,讓我瞬間親切感滿滿。
過去,九省通衢的武漢,出差的人都只是中轉(zhuǎn)一下,專門停留觀賞的人不多。高鐵開通后,廣州的人到武漢只需一天就可一個來回,目的就是看櫻花,吃蝦子,的士司機告訴我:“知道武漢的旅游排第幾嗎?重慶第一,武漢第二?!?br />
武漢的吃,吸大家之長,滿足天南海北的味蕾需求,戶部巷等都成了外地游客必到的打卡地。我和先生已經(jīng)過了山吃海喝的年紀(jì),靜靜看著街上的人流,聽著熟悉的鄉(xiāng)音,走走糧道街、水果湖,女兒上的小學(xué),我的工作單位,曾經(jīng)生活的畫卷,點點滴滴,撞擊著思鄉(xiāng)的神勁,那份滿足,豈只一個“好”字了得。
四
回到昆明,有朋友邀聚。一對云南夫妻的兩個孩子,在大人堆里穿梭。上小學(xué)二年級的男孩用普通話和我交流,還深陷鄉(xiāng)音鄉(xiāng)情沒有自拔出來的我,漫無邊際地問了一句:“你會說云南話嗎?”
他一愣,他爸爸趕緊過來打圓場:“他只會說普通話?!?br />
我好生疑惑:“你們在家里不說云南話嗎?”幾代云南人,卻不說云南話,云南話怎么傳承?憑什么體現(xiàn)你是云南人?
由此,我想起為我按摩的一位醫(yī)生,她的先生在異國工作,她一直在等簽證。說到鄉(xiāng)音的話題,讓我覺得頗有見地:“我和先生商量好了,我們的小孩就說我們的云南方言,因為到處都是普通話,好學(xué);英語有了環(huán)境也好學(xué);唯獨方言,錯過了,就錯失了身份和當(dāng)?shù)氐奈幕??!?br />
是啊,能夠讓人魂牽夢縈的是鄉(xiāng)音鄉(xiāng)情,就如民族認(rèn)同一般,鄉(xiāng)音是魂,是情!魂魄無,情何以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