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丹楓詩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楓】過年了!消逝的青澀年味兒(散文)

編輯推薦 【丹楓】過年了!消逝的青澀年味兒(散文)


作者:蕭月月 布衣,374.9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730發(fā)表時間:2024-02-10 16:21:34
摘要:“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陸游 《游山西村》,叩開了不少人的過年情結,自然于我,當是這樣理解,別人么?自己還真不知曉。原創(chuàng)首發(fā)!

【丹楓】過年了!消逝的青澀年味兒(散文)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br />  
   陸游《游山西村》,叩開了不少人的過年情結,自然于我,當是這樣理解,別人么?自己還真不知曉。
  
   況且回歸幾十年前,那眼眸、耳朵與大腦,當時的記憶,總還會清晰映現(xiàn),汩汩般,流瀉發(fā)散……
  
   邁著輕快的腳步,穿著被稱作“抱雞婆”的棉鞋,踏著田間小路與機耕道,一家人拖兒帶女,男女老少,一溜長串七八個人,嘻嘻哈哈說著親熱話兒,趟著田野風兒的吹拂,聞著嫩綠小麥油菜等稼穡的清香,向約或未約親朋好友之家,深一腳淺一腳地……這就是曾經的我們農家,逢年過節(jié)與平常走親訪友,?;鹜龋ㄖ赣媚_步行)惝恍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浮現(xiàn)于腦海,揮也揮不去,讓那淡淡的鄉(xiāng)愁,時時地裊娜娉婷,縈繞心里頭。
  
   那時自己還是小小的年紀,幾歲甚或十幾歲,占卻家中老大,下面大大小小加我五個兄弟妹妹,齊杵杵立于那里,父母好像皇帝皇后,活了九十九歲父親的奶奶我們稱呼的老祖祖是太上皇。老祖祖曾經說,“解放前推車抬轎也要生一窩娃兒,何況我們解放后……”嘮嗑的話兒,在一家人中洋溢,“雄赳赳,氣昂昂,走人戶,全家上,吃了中午吃晚上,如果留宿更吃嘗……”甩腳甩手,不錯的一家子吃貨。嘖嘖,讓如此氣勢與美好,就是神仙,也沒有我們?yōu)t灑倜儻,幸福感爆棚,滿滿的正能量!
  
   因此,對于逢年過節(jié)這么神圣莊嚴事情,我們小娃娃自然心兒向往,早早的,眼眸也是充滿希望與力量,“新衣服,新褲衩,走著人戶跟著逛,既吃嘎嘎(指肉)還打發(fā)(現(xiàn)在的紅包),蹦蹦跳跳拉呱呱,相互看著書娃娃,名堂特多養(yǎng)腦花,長大成就書香家……”想起了自己曾編的順口溜,與孩童玩伴一起經常過家家……
  
   “年關只在父母間,娃娃高興滿了天,闖關自然蠻辛苦,吃苦受累活人間”,父親長輩和娃娃們,沒有哪個一家子會輕松,“養(yǎng)豬養(yǎng)雞養(yǎng)鴨子,積肥農活干家務。白天社隊勞動忙,夜晚家禽家畜養(yǎng)。”那時國家提倡豬多肥多糧多,以糧為綱,百業(yè)興旺,畢竟美西方對我們國家經濟封鎖,沒有什么化肥、農藥以及好的種子(國家一直進行農業(yè)種子科研,我們也年年在黨和國家安排下進行諸如‘桿桿秧’,以及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八字憲法’等各種田間試驗),只有全靠農家肥過關,俗稱“大春一田水,小春一把糞,莊稼要豐收,農家肥當家”,鼓勵著一家一戶大人娃兒們,大家人人攢勁,個個努力,偷奸耍滑,從無一人,集體與家里里外外,匆匆促促盡是奔忙。我家自然也和其它家庭沒有兩樣,農歷二、三月,甚或三、四月,就會買入一條或幾條豬崽,早早做好計劃,大人帶頭,我們小娃娃們也緊緊跟著,打豬草,干家務,做農活,還要收拾柴禾,連干筍殼、干樹枝樹丫樹葉等等,凡是能燒火做飯做菜著火物,均累積于家的灶房與柴垛……甭用說,父母長輩太忙,自己這個老大,在家中也帶領著弟弟妹妹,出頭筍子先遭難,吃苦耐勞勇打沖鋒,農家孩子永遠早當家,這是沒辦法的辦法,只有兩三歲時,自己就顫顫微微,晃悠晃悠開始,踮起個腳,站上了小小板凳,伸長個脖子與雙手,刷鍋煮飯弄菜洗碗……把家中一應之事,承擔和帶動起來,當好父母長輩賢內助,還要鏟草皮子積肥與各種家禽家畜,“腳不沾地盡是忙,苦累權當甜蜜嘗,至今思卻仍甜蜜,此種經歷永難忘”。而最高興的,當數(shù)悶洋芋(土豆)干飯,我家的當家最愛,洋芋削皮刮皮,土豆生清油炒炒,放米加水,鍋邊還耙上小麥磨粉做的糢糢,吃起來油珠珠,香噴噴,可香可羨了。然而自己最最喜歡的是刮皮,畢竟把芋肉削掉非??上В瑳r且糧食還沒有現(xiàn)在寬裕,但手卻因此遭殃,常常整得黑梭梭的特難看,多久都沒法洗掉。同時??!只要飯菜面不夠,還自然水來湊,把自個撐得,打著飽嗝兒,去盯滿天繁星,“多像打勝仗的將軍……”老祖祖經常笑咪咪看著我們,那滿臉的皺紋,早咪成了一條線,隔代親啊!我們早已習慣,成了自然,家和萬事興,笑靨如春水。
  
   五、六歲時,我就開始擔著父母賣豬崽(家里養(yǎng)著老母豬)買的小水桶,“咕嚕晃漾挑水桶,家務農活忙上手,學習讀書特認真,做寫作業(yè)田埂頭”,把賴家院子的水井,蕩漾出了瀲滟清波;田間地頭的泥土,被徜徉出了文字的溫柔……自己年少的真實寫照,邊學邊用,決不耽擱,學工學農學軍(自己有些文章已涉足,不再贅述),鍛煉身體,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農村的知識青年與娃娃,真的健康豐碩,沒有那么多嬴弱不堪,吃苦受累多了,自然感到輕松自如,不像那些從未干過農活的人們,稍微一做,就被累成了地獄。賤皮子的我們農村娃兒,誰個不是這樣子活著,因此就常常就想,難道我們的能夠逢著,不正應了孟子所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歷數(shù)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那一樣不是我們農民群眾爆發(fā)出來的活力與干勁,創(chuàng)造出來的驚天辟地壯舉與奇跡,其充分驗證,早已昭然若揭?!拔沂寝r民我驕傲,祖國興旺我歡笑。添磚加瓦日復日,勤把苦做創(chuàng)輝煌。”
  
   “喂個豬兒八九月,養(yǎng)個雞鴨半年上,提前養(yǎng)置苦熬累,年豬吃肉伯伯香”,長輩們、娃娃們都知道,年豬若不肥大壯碩,肉會吃起來沒嚼勁。而且女同志們,那就更加的忙了,除了其它應干的出工出力外,哪家的女人們不是從五、六月份或七八月份開始,忙里偷閑趕做大小一家子棉衣棉褲棉鞋,尤其做棉鞋的打鞋底,那種麻煩,是必須用舊布或新舊邊角余料打漿子,曬布殼,麻線扎鞋底,把手指拇都弄得痛酥酥的,只要有頂針,那還會好一些。我么?也常學著大人樣兒幫著做,所以說男孩子,多學點東西,好處還是蠻多蠻多,啥子都做得來,不好嗎?
  
   那時的過年儀式感特強,臘月二十三開始祭灶打揚塵做清潔,殺豬殺雞斬鴨,寫貼春聯(lián)(我13歲起就因字好常常寫賣春聯(lián))等等,反正家里內外,均戴上草帽,拿上竹桿、掃帚打掃一新,臘肉香腸掛得高高,被火與煙的灶房煙熏火燎烤得流油,黃澄澄亮閃閃,嚼起來口舌生津,想來,這種咀嚼回味,現(xiàn)在已經沒有再次的條件與原材料了。
  
   “走人戶”這個我們四川人說的走親戚拜年吃年酒,幾乎在臘月就已大張旗鼓展開,許多都要一直走到正、二月乃至三月間,家家戶戶都是一個兜兜或背兜,裝上一把最少兩斤的干面條,多的買上一斤水果糖,如果是新娶親的新媳婦拜新年,往往外加一個最少兩斤的豬肉名曰“兜兜菜”……這么簡單的禮物,家家戶戶如此,“禮親仁義重”,湊成了當年走親訪友請客送禮標配。而飯菜么?中午吃了晚上熱熱,若不夠也會再弄一點,從不鋪張浪費,大家都是認同的,沒有人會說吝嗇。因為勤勞儉樸是當時公認稱許的傳統(tǒng)美德,又有誰會去有所在乎,只會互相學習幫助,雷鋒精神,發(fā)揚光大得人人奮勇爭先,個個追求進步,從不去多吃多占,那種占便宜與抓拿騙吃歪風邪氣,永遠都是被唾棄的,簡直罕之難見,若有,也是如鬼一般,人人都會躲之遠遠像躲瘟神,自然沒有什么人與之交流溝通,與“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無異。
  
   然而吃飯中最麻煩的是,若是碰上和中老年人坐一桌,那就慘了,禮儀講究不說,講究得一個二個,謙恭禮讓,尊老愛幼,將最受尊敬的扶坐上把位,“上座舅子下坐客,中間坐的姑老爺;娃娃只能坐邊邊,姑娘媳婦窩灶屋”。讓一桌子人滿當當?shù)?,從長輩依次開始,一個碗兒倒酒,輪著你就抿一口,一溜完了,才開始客客氣氣,拈菜,入嘴,咀嚼,吞咽,然后酒就碾出龍門陣,一擺就不是三言兩句,擺著擺著,最尊貴長輩又依前番節(jié)奏……反復循環(huán),往往吃上一頓飯,至少要好幾個鐘頭……反正沒事,時間夠用。但這讓我們小娃娃們,就非常老火,弄成了莫奈何!所以自己嘛,總嫌麻煩,就往女人和娃娃群中拱,畢竟與他們才有稍許放縱,舀飯拈菜吃喝很快搞定,好與孩童們,撫胸摸肚,盡情玩耍去啰。
  
   恍兮惚兮啰嗦了這么多,其實逝去的過年味兒遠遠言之不夠,若要將它們全部挖掘并傳承發(fā)揚光大,我想還真的難以辦到,因為時光早過去了幾十年,現(xiàn)在人心兒變化空前,南轅北轍朝著了各自方向,只能讓它們像記憶一般深深埋藏,因為現(xiàn)在過去都是好,一切早回不了原先面貌,純樸善良,虔誠謙恭,禮義廉恥,勤勞節(jié)儉,互幫互助,親情友情愛情兄弟姊妹情,你好我好大家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就連徜徉的天空和大地,以及一切的一切,早化為了虛無縹緲,與過往成了兩樣,所以我們就只能懷揣曾經夢想,馨享過去現(xiàn)在各自的美好,把時光珍惜,展望未來,沖鋒陷陣,努力拼搏,頑強奮斗,不屈不饒,腳踏實地,心向遠方,如同《祝福你》這首歌兒唱的那樣,飛翔,沖浪,一直一直,與明天未來共享:
  
   “祝福你萬事都如意
   生活步步升高
   新一年好運天天交
   煩惱都勿擾
   祝福你平安又歡喜
   福星時時高照
   愛常在喜樂同分享
   幸福是主角
   窗外白雪皚皚兆豐年
   換上新衣辭舊迎新歲
   提筆落下美好的祝愿
   煙火綻放漫天
   祝福你意志沖天起
   財源滾滾來到
   事事順闔家多歡樂
   喜常上眉梢
   爆竹聲聲響祝福聲聲到
   祝你新年好”

共 3695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不錯的散文,正如作者所說:很多人感覺這過年過得越來越沒有意思,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這“年味兒”卻越來越淡了。你看看吧,街頭也好,村里也罷,新車越來越多,大人孩子一個個衣著光鮮,返鄉(xiāng)歸來的年輕人給老少爺們散的煙也常常是“中華”,酒桌上的好酒,KTV里的嘶吼,都體現(xiàn)著生活條件的提高,正是日子越過越好了,這“年味兒”才淡了。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傳統(tǒng)的東西少了,而正是這些傳統(tǒng)的東西上才有著濃濃的年味兒。還有現(xiàn)在過年,缺了太多的“儀式感”。送灶王爺、守歲、除夕夜燒元寶、拜年等等,都是有儀式感的,而現(xiàn)在呢?似乎一切儀式感都消失殆盡了。發(fā)紅包開始用微信,一家人看春晚的時候也大都在玩手機,年輕一代也不知道何為“祭灶”、“掃塵”,沒有了儀式感,一切似乎都變得索然無味了。就這樣,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了,電子媒介越來越發(fā)達了,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了,這個傳承了幾千年的春節(jié),年味兒正如大家感受的那樣越來越淡了。要想讓春節(jié)有“年味兒”,就要多保留一些傳統(tǒng)的民俗活動,帶著孩子在過年的時候多做一些有“儀式感”的活動,或許只有這樣,這“年味兒”才能多那么一些。作者在文中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描繪和細膩的心理描寫,令人感受到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獨特魅力。作文中的語句流暢,用詞精準,讓人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推薦欣賞?!揪庉嫞罕倍吩伌骸?/div>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北斗詠春        2024-02-10 16:24:17
  感謝作者賜稿丹楓,問好作者,勁推力賞,期待新續(xù)!
書寫心靈,品味人生。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