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無聲的墻 (微小說)
天色已晚,屋里安安靜靜,院外悄無聲息。皎潔的月光灑在圍墻上,沒有一只鳥停留,田園犬也進入了夢鄉(xiāng)之中,可有一戶人家的燈,還亮著。
這戶人家住了兩個人,孩子和啞娘。孩子的父親是一名偉大的解放軍戰(zhàn)士,身在遠方,數(shù)余年未歸,他在保衛(wèi)著祖國的邊防線,守護著祖國千千萬萬的人民和他們的家。當孩子還在襁褓中時,父親已離家,期間經(jīng)常與家里通信,所寫之事就是身體健康、生活瑣事,就只是報個平安,慢慢地,信沒了。原來,他在一次執(zhí)行任務(wù)中立了大功,他用自己的生命保衛(wèi)了國家的安全,保護了千千萬萬人民的幸福安寧。孩子只知道父親立了功,卻不知軍功章是軍人的榮譽。至于“三等功站著領(lǐng)、二等功躺著領(lǐng)、一等功掛著領(lǐng)”,孩子不知,但啞娘知。每一枚軍功章的背后,都是國家對軍人建立功勛的褒獎,是人民對軍人犧牲奉獻的肯定,更是一名軍人軍旅生涯,不可替代的“濃縮榮譽”!
夜深人靜無人知曉時,啞娘看著手中的軍功章,已經(jīng)哭成了淚人。孩子知道娘在哭,卻因為年紀尚小,不明白娘為何哭。啞娘在嗚咽中進入了睡夢之中。次日清晨,孩子見娘的眼眶通紅便問。但是,啞娘不愿對孩子表達,她不想讓孩子和她一起承受這份煎熬的痛苦,佝僂著身子擺了擺手走開了。
孩子疑惑又不敢問,心想,啞娘肯定有什么事情瞞著他。日久天長,這件事好似在孩子心中形成了一堵堅硬的墻。日后,孩子也無數(shù)次地問過娘,娘的心就像被孩子用一把尖刀刺了無數(shù)遍,更是傷痕累累。但娘始終不愿告訴他,不希望這件事影響孩子,卻不曾想孩子好奇的求知欲,使這道墻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厚。
慢慢地,孩子長大了。午夜,他也失眠了——明天就要到軍營報道,他終于可以去見父親了,這將是他最后一次躺在家里陪著娘。他的心中,雖有那一道和啞娘的墻,但娘的養(yǎng)育他不能忘。突然娘的房中,亮起了一道昏暗的燈光,孩子察覺到了,便悄無聲息地來到房門口。只見啞娘翻出了一個小盒子,娘的眼眶不禁又有了幾分紅色。
這時候,啞娘發(fā)現(xiàn)了孩子,她著急忙慌地正要把盒子藏起來。越著急手越不利索,就這么一哆嗦,盒子掉了,是一個小壇子、一張黑白照片及那個軍功章掉了出來。壇子落在了啞娘的腳上,相片飄去了孩子的腳邊,他一眼便認出是父親的相片上,目之所及看到了那枚閃耀的軍功章,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他似乎明白了一切,這些年娘承受了很多,心中那堵墻,也被瞬間推倒,后悔之情油然而生。孩子愧疚地走向啞娘,母子彼此依偎在一起,娘兒倆的心也連在了一起。
多年后,這個孩子也成為了一名優(yōu)秀的軍人。一身戎裝,他穿出世界最正氣的模樣,因為有你們的負重前行,才有我們的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