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半坡遺趾(散文)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曾孕育出十三個王朝。
關中平原上的半坡遺趾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聚落遺址,該遺址1951年被發(fā)現(xiàn),幾經(jīng)發(fā)掘,獲得了豐富的文化遺存。
看過了秦始皇兵馬俑,再看半坡村尖嘴瓶,分明可以看到祖先從廣袤大地走來的印跡。
1958年4月,半坡遺址建成開館,成為新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
在半坡遺址的場館里走著,看著,記著,隱約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那群跳下大樹,走出洞穴的原始人,在半坡這個地方的地面上建造了小小的空間。這個小小的空間一半在地下,一半以坑壁為墻露出地面,上面蓋上了屋頂,在建筑穴上稱為半地穴式。到了原始社會晚期,后來用木柱和黃土、樹葉等筑成的墻代替了坑壁,并升上了地面,屋頂也從扁平變成了有傾斜的圓錐形。這種直立的墻體及帶有傾斜的屋面,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
遺址中還有一條長300多米、深約5米、寬約6米的大鴻溝。這是護衛(wèi)村落、不受外來部落的侵犯,防止野獸突然襲擊的防御工事。后來古代城邦周圍護城河也許由此演變而來。
在地下沉睡了六千年的陶片被喚醒,人面魚紋的主人仿佛在訴說著他們的故事,故事中有他們漁獵的對象,奔跑的鹿,漫游的魚,飛翔的鳥。聽不見他的聲音,卻看到了他留下的刻畫符號。這些符號因為是刻在陶器上的,所以有人將之稱為陶文,并認為這是漢字的一個源頭。
1957年末,郭沫若來遺址參觀,并題寫了一幅字,內(nèi)容為:半坡遺趾。這里寫的并不是人們普遍認為的“遺址”的“址”,而是足字旁的“趾”。當時人們就覺得不太對勁,但礙于郭沫若的名聲和地位,就沒敢當面指出。
1960年郭沫若第二次去半坡時,寫下一首詩:“彩陶形制美,畫紋亦多殊?;騽t呈人面,或則呈雙魚。農(nóng)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護壕深二丈,其廣亦相如。奈何遺址中,獨不見文書。”詩中用的是“遺址”。
而在此前的1959年7月6日,在半坡博物館開館一年多后,郭沫若來館并寫了幾句留言,其中有“今來半坡觀先民遺趾”字句。
郭沫若寫了幾次,卻寫出了“遺趾”和“遺址”兩個版本。
那么“遺趾”這種寫法是不是“遺址”的通假寫法呢?
有人認為“趾”和“址”是通假字,“趾”還有“蹤跡”的意思。
仲翔以為不然。首先,“址”在古代可寫作“阯”,并沒有說可以寫作“趾”。其次,“趾”可通“址”,并沒有說“址”也可通“趾”。其三,“阯”同時是“址”和“趾”的異體字,但“址”和“趾”并不可以互通。
因此,郭沫若寫“半坡遺趾”并不是用了通假字,更不是一時筆誤。
也許郭沫若就想借著“書法無錯字”,用“趾”來表示半坡先民一步一步走來的趾印。趾印是一種動態(tài)之后的靜止,散發(fā)著古人生活的勃勃生氣。
我在半坡看到了這樣的趾痕,更看到了先民追求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