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喜歡聽媽媽說話(散文)
時光不停地穿梭,昔日的家鄉(xiāng)已經(jīng)完全被光陰改變了。唯有土地,河流沒有變。每次站在原野上,都會想起童年的草屋。草屋里的媽媽,數(shù)著歌謠,說著特別好聽的話,和她的孩子一起過日子。那些埋在泥土里的日子沾滿了泥巴,飛舞著蚊蟲。媽媽就把那些日子趕進(jìn)她的歌謠里,放進(jìn)自己的嘴里再加工,然后再一個個放出來了。日子也搖頭擺尾,仿佛跟在媽媽身后唱起歌來了。
我特別喜歡媽媽說話,就像喜歡聽一首歌。
一
清晨,廚房里正冒著滾滾的白煙,媽媽從廚房里走出來,端著熱乎乎的飯菜,一邊叫孩子們吃飯。嘴里不停叨叨念念:“早晨騎馬,晚上騎黃牛,中午騎個葫蘆頭?!边@句話是說早晨時間騎著馬來了,中午時間熱辣辣的,像個悶葫蘆,晚上時間慢悠悠走來。這樣的語言其實很有詩意,也很形象。我聽了,真覺得時間像馬兒一樣跑過去了,我要追趕時間,就飛快爬起來,吃過飯,抓起書包,和小伙伴跑向?qū)W校。我一邊跑一邊想著媽媽的話,要是有個大馬騎就好了,就能追上時間,上學(xué)就不會遲到了。媽媽在我眼里是出口成章的文化人。她是解放以后第一批上小學(xué)的學(xué)生。感謝共產(chǎn)黨,人民得解放,給她學(xué)文化的機(jī)會。她認(rèn)字,也會講故事。但她還是最喜歡方言,喜歡民諺和歌謠。每天和土地打交道的人,覺得那些歌謠民謠就和她的莊稼一樣,仿佛就是從土里長出來的,有著強(qiáng)大的生命力。從一個人的嘴里不經(jīng)意說出來,就在人群中傳播開來。在人們嘴里開始打著轉(zhuǎn)轉(zhuǎn),那是她們的娛樂方式。有了這些美妙的語言,時間就像家養(yǎng)的寵物一樣,被媽媽那一代的農(nóng)民馴化得乖乖的,跟在他們身后搖頭擺尾地走起來。不離不棄,很乖的。
媽媽每天都很忙,不是忙著種菜就是忙著做鞋。常年穿著灰藍(lán)色的衣服,弄著五彩的生活。她的眼神里充滿笑意,在我眼里她是幽默樂觀的人,方言,諺語,歌謠從他的嘴里咕嚕出來,總是極端的魅力。所以多年以后還能記住當(dāng)時的場景。二十四節(jié)氣歌也是掛在媽媽嘴巴里的歌謠。每一次我能都從歌謠里看到季節(jié)里的希望。
東北的冬天大雪紛飛,數(shù)九隆冬時節(jié),滴水成冰,寒風(fēng)刺骨。呼嘯的北風(fēng)恣肆在原野里奔跑,冷得厲害了,孩子們都不能出門,都呆在屋子里,穿著厚厚的棉衣,呼呵著冷氣?;鹂粺米套虩幔冊谖堇锿娓亮斯?。大姐抱怨天氣太冷。媽媽看著日歷,擺弄著手指,數(shù)著日子?!耙痪哦挪怀鍪郑潘木疟献摺毙r候看著她靈動的手指,聽著她數(shù)日子,感覺那些歌謠十分動聽。聽她快樂著說:“開始數(shù)九了,冬天就快過去了?!蹦菚r不懂事,非常相信她的話。從她的話里感受到冬天里的春天,寒冷的日子忽然變得很輕,甚至飛起來,單調(diào)生活似乎有了詩意,那時當(dāng)然不懂得詩歌,只覺得生活很美好,孩子和冬天,飛雪和北風(fēng)都那么美好!冬天的日子,跟著媽媽歌謠,媽媽的手,像一個可愛的寵物般,服服帖帖跟著她走,從她那粗糙的手指縫里悄悄地劃過!果然,春天不知不覺就來了??偸钦J(rèn)為冬天是被媽媽的歌謠數(shù)過去的。媽媽翻看日歷,數(shù)著她的“九”。有一天她格外快活,指著她的日歷,說“春天來了!數(shù)七九了!”她又哼起了歌謠:“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歸一九,耕牛遍地走?!甭犃怂龢O富韻律的歌謠,心情豁然開朗,覺得冬天真的過去了。滿眼都是春天的景象。現(xiàn)在想來,好有望梅止渴的感覺,東北的春兒來得特別晚,歌謠里描述的景象得過五一才會出現(xiàn),數(shù)七九的時候還不到三月一號,冬天其實并沒有走,不過已經(jīng)變了性情,不那么冷峻了。因為媽媽的歌謠,我好像一直生活在春天里。媽媽為什么那么喜歡歌謠,我想那就是她眼里的詩,心中的暖。歌謠里流淌是一個母親眼里的春天,她又把這個春天告訴我們,讓我們眼里也都是美好的詩意。在媽媽歌謠里,日子變得就有了盼頭。我深切感受到,冬天到了,春天就會不遠(yuǎn)了。這就是詩意的冬天吧。原來媽媽很早就會唱詩了。她的歌謠也是民間的詩吧,被人們口唱心和地流傳著。
“打春陽氣轉(zhuǎn),雨水沿河邊”。這句話在媽媽嘴里轉(zhuǎn)了幾圈之后,濕漉漉的春天就來了,但我并不覺得春天轉(zhuǎn)圈太久,可能是因為這些歌謠有著縮短寒冷的功能。這個季節(jié)在媽媽眼里是又溫暖又濕潤的。殘雪消融,天氣轉(zhuǎn)暖。樂于瘋跑的孩子們,是沒把門的,媽媽做的布鞋總是濕漉漉的,每天放學(xué)后,只能靜靜地躺在爐火邊,還有那濃濃的粗布的焦味不時傳過來了。那是打春時候特有的味道。我們用自己的腳和泥土親近。土地上生長的孩子和地里莊稼一樣,生機(jī)勃勃地成長。
歌謠里的春天,屬于媽媽和她的孩子。在一旁,有時候就是靜靜地等待媽媽的歌謠,媽媽忙著,卻又不忍打擾,干亂。媽媽從不責(zé)令我們干什么,說話溫和,就像一股春風(fēng)。
二
大姐姐是我們家最漂亮的,也是媽媽的驕傲。高中文化,是村里的衛(wèi)生員。開始相親了,媽媽也有自己的想法,看人不看家庭。她告訴姐姐說:要找就找個子高高的?!皞€大門前站,不穿衣服也好看!”她又說“嫁高郎,不嫁高房。高郎常常在,高房不久長”。聽了媽媽的話,家里人對姐姐對象充滿期待,感覺有一個高大的氣宇軒昂的姐夫就要出現(xiàn)了。
姐姐似乎信了她的話,的確找到一個“高郎”,那人又瘦又高,能說會道,深得我們家人的喜歡。我們都當(dāng)他是未來的姐夫。沒想到他卻是個三心二意的男人,在外面又處了一個。因為當(dāng)年訂婚是過彩禮的,男方失約,女方是不能退還彩禮的?!案呃伞本蛯憬憷浔┝?,逼姐姐主動退親,姐姐受委屈,只能躲在房間里哭。“高郎”也是一個不能依靠的主兒,讓姐姐內(nèi)心受到傷害。后來親事退掉了,這句歌謠就從她嘴巴里徹底消失。他搖頭擺尾走來,又灰溜溜走了!我以后再也沒聽她說過這句話。后來的三個女孩,媽媽覺得找個誠實穩(wěn)重就行,對自己女兒好才是最重要,外貌并不重要了。
其實,女兒的對象,媽媽只是希望合乎外表的審美就好,哪知生活并非如此,外表常常不可靠,那句歌謠也傷害了母親的心,之后,母親很少說這句話,這句話不靈了,媽媽心中肯定很苦惱,愿望被擊碎,心也碎了。
我家是個大家族。媽媽姊妹兄弟五個,父親家九個孩子。龐大的家族連著根,開枝散葉,媽媽的外甥侄子很多。旁枝更多得數(shù)不清。有的叫媽媽“大娘”,也有叫媽媽“二姑”。媽媽總是一邊點起一袋旱煙,在吞云吐霧里也會有吐不盡的民謠和生活。在歌謠伴隨下,生活也有了別樣的色彩,那些家族里的孩子都知道我母親會歌謠,常常圍攏在母親身邊,等母親唱歌。
媽媽的外甥我大表哥也是一位高郎,長得一表人才,但是喜歡賭錢,酗酒,打老婆,大表哥也經(jīng)常被媽媽教育?!澳愕睦掀庞智趧谟帜芨?,你對她不好,就不怕真走了,剩下你和小夏怎么辦?”媽媽也疼她的侄子,才苦口婆心地勸。
“二姑,我知道錯了。”表哥認(rèn)錯態(tài)度總是很好,不過只要一喝酒,就把前面的承諾忘得一干二凈。媽媽氣憤說他“一輩子看不到后腦勺”,說這個人不會自我反省,沒有出息。媽媽的話糙理不糙。
“一輩子看不到后腦勺”,還真算不上一句歌謠,也許太沉重了,歌謠表達(dá)就輕巧了些,母親總是慢吞吞地說,說如唱,也會很走心。
爸爸的侄子寶兒,叫媽媽大娘。當(dāng)眾和嬸嬸犟嘴,一點也不禮貌,媽媽當(dāng)眾教育他一輩子看不到后腦勺,并讓他當(dāng)眾向媽媽道歉,媽媽在家族里很有威望,寶兒最聽媽媽的話,當(dāng)眾認(rèn)錯低頭說“大娘,我錯了”。媽媽總是耐心教育后輩。她不會說什么大道理。但我們這些做小輩的,最怕這句話,看不到后腦勺的人就是沒希望的人。無論做什么事情,我時常摸摸自己后腦勺。事情做好了,就是看到“后腦勺”了。現(xiàn)在,我也經(jīng)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做了看不到“后腦勺”的事情。做人要光明磊落,符合道德規(guī)范,孝敬老人,對待家人足夠好,這樣做就是明智的,能看到“后腦勺”了,這是母親對方言的理解。媽媽的表哥處事圓滑,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媽媽就說他“快刀打豆腐,四面見光!”這樣人處事亨通,受人待見,但也不能深交。
悠悠歲月轉(zhuǎn),這些民謠和方言也在媽媽口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而且極有生命力。媽媽用她們來調(diào)劑生活。也用來評價人品和道德。我覺得這些語言古靈精怪,非常形象生動,敲打我們的心。多年以后,家鄉(xiāng)變了,但泥土河流仍在,在我眼里,媽媽嘴里的民謠就和滿地的莊稼一樣,在這塊土地上蓬勃生長著。
我怎樣理解媽媽說話?仿佛覺得從她口里說出的,就是歌謠,不用譜曲,本色就很美。媽媽的語言,對子女的教育有著繞梁不散的韻味。
想起媽媽,我覺得媽媽就像一個歌唱家,就是簡單的說白,也有旋律。我特別喜歡聽媽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