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回家过年(散文)
今天开始,又要为新一年的幸福生活扬帆起航啦!四点多醒来就没了睡意,过年的兴奋劲还意犹未尽。
这一个月来,许多平台都在搞“年味征文”。一打开手机,就能看见铺天盖地回忆小时候年味的文章。打开电视,也是各种春节文艺节目,足够把“年味儿”的氛围感拉满。真是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非遗春节”。年前我就深有感触,灵感便源源不断,一下写了五篇年味儿征文。
我也很纳闷,小时候过年的事怎么就记得那么清楚。春节就好像给了我们幸福生活的打开方式,又像小朋友的快乐密码。那时候的我们,盼着吃,盼着穿,盼着玩儿、盼着看烟花、盼着走亲戚攒压岁钱。过年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充满了幸福的期待,能够得到平常所得不到的所有。而且办错了事不挨说,还要放将近一个月的寒假,可以开开心心地到处玩。河上滑冰,雪地里奔跑,堆雪人、打雪仗,玩儿的那叫一个欢。
然而长大以后,就觉得似乎再也找不到小时候过年的乐趣了。写着文章仔细想来,其实那种气氛和年味儿都还是有的。虽然对燃放烟花有所禁止,但如今一系列高科技演化而来的精彩,和一些前所未有的便利,也令人感觉到只是过年的形式和方式有所变化而已。出去走走,赶个年货集,或宅家收拾收拾,陪父母看个电视娱乐节目,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我们长大了,人到中年、为人父母了,总不能还跟小孩子时候的玩法儿一样。所以,我们感受过的年味儿,只是换了一批人去感受而已。
也就是说,自从我们接替了父母的角色,担起了生活的重担,过年的快乐就不再属于我们了。从放烟花的变成买烟花的,从吃年夜饭的变为做年夜饭的,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快乐的氛围,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而我们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少年,已经成为买烟花给孩子放的中年人了。以前的年味是长辈们给的,现在长大了,也该把年味传递下去,人不能只接收不传承。感受不到年味,也许是因为我们由当年享受年味的人,逐渐变成了制造年味的人。所以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幸福,要用心去感受,年还是那样的年,甚至比以前的年更丰富多彩。我们小时候的期盼不多,但物资更紧缺,而现在想要的东西垂手可得。
二十四到家,我就先忙着买东西。我们老家的农村,白天家家户户都大敞着门,屋里屋外温度基本一致。买回家的年货不用再放冰箱,堂屋里鸡鸭鱼肉,各种蔬菜一字摆开就行。橙黄的胡萝卜,金黄的韭菜,鲜红的蕃茄,碧绿的芹菜,雪白的莲藕……各种蔬果在一起,形成了五颜六色的图案,也瞬间点亮了略显单调的冬天。味道的组合也悠悠飘散于室内,萦绕在鼻尖,也给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
每到过年,人气旺盛的亲情群里,上大学的孩子们回家了闲了。已上班的还要加班,不能回家,但群里每天都有人在聊着。每一个人都说着高兴的事,烘托着新年的气氛,构架着亲情的桥梁。大家都心有灵犀,懂得春节本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情感体验,它不仅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期待,更多的是表示对亲人的眷恋。
在外漂泊久了的人,讲究个“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它不仅是每个人心中对家和亲人炽热的爱,也更是老年人心底的望眼欲穿。家是根脉所在之处。回家过年,带来的是一份更加浓厚的亲情,带走的更有一种深深的牵挂。二十五,弟妹回家了,与弟弟俩人商量着买烟酒礼品。二十六,妹妹妹夫也回家了,家里顿时增添了双倍的欢声笑语。二十七,小侄女和小外甥女都回家了,家里整天整夜地充满了欢笑和歌声。
有人说回家为了陪父母,有人说回家为了尽情休息,无论怎样鸡毛蒜皮的烦恼好像一下都清空了,人的内心特别宁静。白天抽空在一望无际的麦田小路间走一走,晚上在院子里抬头看看满天星辰,一年的疲惫和忧愁就消减删除了。几天下来就元气回归,迫不及待地要返城迎战了。
要是不回家,总觉得仿佛少了辞旧迎新的仪式感一样。过年,过的好像不仅是节日,更是情感的寄托,是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过去与未来,或许年味有所改变,但人们期盼过年的心情永远不会改变。那是证明不管自己身在何方,都不会忘记回家的路,无论岁月匆匆,家中的灯火,也永远为你守候。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睦睦,就是一个充满幸福的好年!
按照老家的规矩,出嫁的闺女三十和初一要回自家过年。我老公和儿子都没回家,我就把婆婆接到了家里。初一把大伯哥和小叔子两家人都请来一起吃饭,并给五个孙辈一人一百元红包。下午才抽空带婆婆上街,我自己舍不得买衣服,但是每年回家,都会给爸妈和婆婆买衣服鞋子。
以前拜年走亲戚是初二走舅家,初三走姨家,三亲六戚排着队来。而现在家家有车,一天就能串几家。别人都说年味淡了,不想走亲戚,而我一点都没觉得。表姐妹表兄弟见面还是非常亲,一年到头各奔东西地忙碌,怎么也得聚在一起聊个痛快。初四的中午,兴致正浓,天空又扬扬洒洒飘起了雪花。白雪映春联,倍感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门楣的红灯笼悠哉悠哉,就好像飞雪中报春的红梅花,鲜艳夺目。颜值担当和幽默才华都在线的几个表外甥小鲜肉们,都在雪中疯狂了。调侃、拍照、对诗词,可比我们小时候会玩儿多了!而且文明高雅又时尚。
每年过年都会吃胖,每顿一桌子丰盛的菜肴,东吃一口西吃一口就吃多了。家乡宣腾腾的年馍也总是吃不够,其中好似自然融入了富含年味儿的亲情,甜密而令囗齿生津。我能深刻体会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年馍里蕴藏的殷殷关爱,在每一个寄托美好向往与期盼的春节里,就像窖藏的老酒一样历久弥香,滋润身心。
每次回家都尽量抽时间多陪父母,晚上与妈妈同睡一床。听着她均匀的呼吸声,内心便会涌起一股踏实安稳的感觉。白天的午后,我们总喜欢并肩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节目,随意地聊聊家长里短。哪怕只是听爸妈说过无数遍的小事,都会让人感到无比温馨。那些可笑的儿时小事儿,他们每说一遍我们也都配合着大笑一阵。这种陪伴就象空气一样自然。二老因年纪大了,晚上睡眠质量差点儿,白天边说着话就睡着了。而等他们醒来时,身上总有一条薄被或毛毯,我这个简简单单的举动,却能够让父母瞬间感觉被幸福包围。
每天很少看手机,着重在做饭、做家务,把感情大多都倾注在厨房。有时间了就和发问候的亲友聊天,还有串门的嫂子大娘,越活也越坦诚,给谁都哈哈大笑着竹简倒豆子。过年甚至还可以陪着父母,重新做回小孩子,把身上的担子放放,能不操的心不操!儿子初二才放假,没回家过年,就去了云南香格里拉玩。对我说:“妈,别挂念我。我们都要快乐、健康、平安地度过每一天,才是王道。无论过年还是平常,及时关照身体和心情。”对,既便过年躺平几天也不失为一种最好的休息,不去过份消耗自己,养精蓄锐,年后做事必会事半功倍。
初五一过,在外上班的亲人也都一个个准备出发了。大家都将怀着给予爱和得到爱的知足,元气满满地进入工作状态。每个人坐在高铁上,都会回味着一个个甜蜜的场景痴笑吧!此刻,儿子坐在云南至广东的列车上,妹妹坐在开往苏州的列车上。我的脑海被兴奋填满,写着亲情写着爱。无论是感受年味的人,还是制造年味的人,所有的人都是幸福快乐的,这就是过年的意义吧!每个人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年,会用心好好感受跟亲人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家人团圆,品茶闲聊,光阴清浅,却拥有一种平凡烟火中的安宁与惬意。